首页 >> 經濟時評

金融市場擴大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

2019-09-16 08:05:20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日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限額取消。今後,境外機構投資者只需登記即可在我國從事證券投資,其投資便利性無疑將大幅提升。這是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一步,更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決策部署的又一重要改革舉措。

  當前,推動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既是我國金融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金融開放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之前,也有人曾提出,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的關鍵部門,金融業應先發展再開放,以便給予金融業更多保護。但是,縱觀發達經濟體金融業發展歷程,再加上亞洲金融危機的慘痛教訓不難發現,過多的保護只會讓行業固步自封,不僅發展遲緩、競爭力不足,更容易埋下金融風險的隱患。

  開放也是改革。過去,開放讓我國金融業學到了不少東西,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以銀行業為例,我國銀行業成功走出階段性低谷,通過股改上市,經營效率、資產質量和公司治理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目前,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場已經初具規模,我國已有5家金融機構躋身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行列,成為資本金充足、經營穩健的市場經營主體。

  現在,開放仍將是金融業發展的方向。從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力度來說,甚至遠低於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開放水平。初步統計,當前外資持有我國境內股票市值占總流通市值的3.8%,外資持有我國境內人民幣債券市值占債券總市值的2.2%。由此可見,市場開放的潛力巨大。

  因此,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需要加大力度“引進來”,以更為開放的姿態歡迎境外金融機構參與我國市場。尤其是在明晟(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以及彭博巴克萊等國際主流指數相繼將我國股票和債券納入其指數體系,並穩步提高納入權重的當下,境外投資者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投資需求正在增長。此外,加大力度“引進來”也有利於國內金融業者繼續吸收外資機構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提升我國金融業的實力,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

  打開大門迎客,進一步提高境內市場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投資便利性的提高只是第一步。展望未來,我國仍需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改革,推進市場互聯互通,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以更透明、更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平等對待內外資金融機構,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和營商環境,以實現更大範圍、更高層次的金融開放。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果靜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