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經濟時評

新型工業化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2023-06-05 08:21:24
創新驅動發展是新型工業化的力量之源。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在當前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形勢下,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

  一、中國式現代化對新型工業化的新要求

  光明網發表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吳鬆強文章指出,綠色低碳發展是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這就要求新型工業化要遵循“生態化”發展原則,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通過信息化融入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鎮化,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注重環境保護,加強資源節約和利用,推廣清潔能源等綠色技術,最大程度地實現產業價值環境的循環發展,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發展之路,切實保障生態環境質量。

  高質量發展是新型工業化的必然要求。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離不開新型工業化的推進。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跨越發展關口也迫切需要新型工業化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然而,新型工業化建設中面臨“過早去工業化”以及製造業脫實向虛的傾向,加劇了實體經濟的下行壓力。因此,新時代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並且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創新驅動發展是新型工業化的力量之源。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調整,中國經濟正在加快轉型升級,去產能、強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新型工業化更是需要重視研發投入,推進科技創新,打造自主創新能力。目前中國相當一部分的工業化發展道路中還是基於模仿的創新,因此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更好把科技力量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

  二、新興工業化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對策

  文章表示,實現新型工業化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之一。新型工業化要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著力改善動力不足、不平衡、低質量等制約工業化進程的問題,更好地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創新驅動發展、國際競爭提升的發展目標。同時,要通過形成產業高端、企業高精、產品高質、技術高新、服務高效的“五高”產業結構體系,來破解產業結構和需求結構不夠協調的矛盾,推進新型工業化,進而助推中國產業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說,以新型工業化為依托,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核心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從產業高端、企業高精、產品高質、技術高新、服務高效五個方面出發,打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一是打造產業高端,培育產業新動能。創新作為新型工業化的核心驅動力,也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素,首先應鼓勵自主創新,推動協同創新,把握關鍵核心技術的主動權。加快融合產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從而建立更為緊密的產學研用聯合體。其次,應瞄准製造業的重點發展領域,發揮龍頭企業在其中的引領作用,推動產業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集中。在改造升級製造業舊動能的基礎上,推進發展新動能,並且做好新舊動能之間的接續。

  二是謀求企業高精,打造產業強支撐。智能化服務是新型工業化的主要趨勢,因此應積極推動建設製造業“雙創”平台。其中,促進製造平台與企業業務的互融互動,建設生產製造與組織管理的新型模式平台;建設包含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雙創”孵化在內的多種能力平台;建設與要素匯聚相關的平台。通過多方位平台建設來提高製造業企業品質和增強其效應,並促使其能夠轉型升級,為製造業向國際高端產業集中提供強大支撐。

  三是推行產品高質,增強品牌影響力。產品的品質是製造業發展的根本,品牌則是產品品質的外在具體化,是產品品質的重要標誌。因此要積極開展“質量是企業生命”等宣傳活動,營造“質量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的社會氛圍,形成政府、行業、社會、企業多方監管的產品質量保障機制。完善修訂現有產品質量標準,圍繞促進轉型升級,聚焦重點領域,研發並推行高質量的製造業產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從政策扶持、環境建設、企業發展、市場激勵、集群建設等多角度出發,推動製造業進入質量品牌時代。

  四是造就技術高新,探索人才模式。建立健全基礎研究機制,加大政府對基礎研究的政策支持力度。細化不同領域創新要素的支持政策,尤其是需要對基礎研究的創新投入大量的精力。將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作為工作重點。加大財政穩定支持基礎研究的力度,引導多方力量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打造原始創新高地。建立配套的法律和政策,營造積極的法治、政策和文化環境,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位置。適應大數據、互聯網時代新要求,加強協同創新,完善重大產業技術聯合攻關機制,共同破解技術難題,加強開放合作,共享創新成果。

  五是優化服務高效,融合綠色節能化。為製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建立並不斷完善其制度環境,打造製造業與互聯網高效協同體系,打通電商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通道。引導企業創新製造模式,打造一批優質示範企業與示範項目,給予發展較好的企業與項目專項獎勵。新型工業化是綠色、低碳的工業化道路,因此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性。在工業污染防治方面加大力度,提升工業效能,以此來推動工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