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萃大觀

“文化潤疆”中的藝術力量

2023-06-04 12:05:50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美。新疆,坐擁我國六分之一的國土面積,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這裡的風土人情,這裡的豐饒地產,這裡的民族文化,都具有獨特的吸引力。當前,推進鄉村振興與繁榮,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區、大美新疆的應有之義。為此,我們要將產業發展與文化發展緊密結合,面向未來謀發展,創新路徑,凝聚人心,實現“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在“文化潤疆”之中,設計是一種獨特的“潤滑劑”,但是要怎麼潤、從何而潤,又如何能夠讓文化和產業相互滋潤,這確實是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

  中央美術學院派教師前往新疆藝術學院援助設計教育發展,是個很好的契機,設計師的智慧和在地人才、特產相結合,通過發揮設計創新的價值,為新疆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由“賦形”到“賦能”的設計轉化

  “新疆是個好地方”,新疆的好,不僅體現在景好人美,更體現在物產豐饒。特色林果業是新疆各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農民因種植而走上奔小康的道路。新疆氣候條件乾燥,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在這樣的環境下果實的糖分與幹物質積累效率特別高,因此產出的瓜果往往有更好的外觀、口感和營養成分。但是由於新疆居於內陸,交通運輸不變,同時在深加工方面的產業技術積累尚淺,造成了瓜果特色不明顯、附加值不高的發展困局。如何基於新疆全區的發展現狀,圍繞生態、農業、文化等問題進行系統性、可持續性設計創新,從設計創新的角度為當地的產業發展與經濟發展提供切實的操作路徑,是當下新疆林果產業發展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經過多輪研討,我們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將中央美術學院一直以來堅持的“設計為人民服務”育人精神注入新疆設計教育的發展過程,通過跨校聯合課程教學模式,採用“五軸聯動”的特色課程建設模式,以設計教育成果賦能新疆鄉村振興,以為新疆培養更多的設計人才,將城鄉設計互助從理論走向實踐,形成了援疆教育的新亮點。以設計功能由“賦形”到“賦能”的轉化為具體抓手,以交叉創新為重點目標的方式為新疆而設計,我們在課程設計上立足新疆大地,產教融合進行授課,聚焦新疆區域內發展現狀,圍繞生態、農業、文化等問題進行系統性的可持續設計創新,為經濟發展提供切實的研究路徑。

  《新疆食物可持續設計》作為新疆藝術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聯合授課的課程,從新疆食物設計為出發點,圍繞食物的來源、安全、生態、農業進行系統性的、可持續性的低碳創新設計。在課程中引導學生以城市和農村為雙軸心,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碳達峰碳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召,深入生活,深入供應鏈,深入生產地,進行接地氣、有溫度的設計創新。

  “以小見大”地解決社會問題

  從食物出發,以小見大地解決社會問題,從而撬動創新,連接城市與農村、商業與土地、個體與世界的紐帶。通過創新設計,旨在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創新,幫助農村脫貧,同時,倡導可持續、低碳的飲食與消費方式,採用新材料與新工藝,弘揚新疆優秀的農耕、飲食文化。

  兩校學生以新疆食物作為設計研究的載體展開課題研究,多維度整合新疆廣博的食物資源,探索以食物設計助力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途徑,共計完成了36件針對當地特色食物開展的可持續設計方案,為新疆地區文化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典型性方案。

  風味甜美、酸爽適口的小白杏,是生長在天山腳下的新疆特色農產品。根據調研分析,76%的消費者收到過因為運輸導致損壞的小白杏。那麼,損壞的水果怎麼處理?為此,學生設計了可以使用損壞的水果擠壓發酵成營養泥料的“杏壇”盆栽培養倉。利用天然的植物養料和新技術手段,只需要兩顆小白杏就可以為四顆盆栽提供半個月的養分,從而使損壞的果肉可以再次利用,減少浪費。

  用微型膠囊來包裝辣椒粉,產品形如一個個的片劑盒,《辣椒膠囊》是這次食物設計中一個亮眼的創意。針對市場上辣椒調味品參差不齊、攜帶不便、每個人對辣度需求不同等問題,師生們優選來自“中國辣椒之鄉”新疆安集海的辣椒,創新加工工藝,通過形態的改變,方便了存儲和運輸。通過包裝的改變,增強了便攜與使用;通過科學化的配方和數字化的配比,實現了辣味與口感的“私人定制”,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生活體驗。

  開“腦洞”,想“妙招”,在設計中,師生們打破當地特產的傳統使用思維,設計了許多新穎而有趣的產品。新疆啤酒花又名蛇麻花,大多數生長在天山、阿爾泰山地區,是製造啤酒的重要原料。把啤酒花設計成香水和新型的飲品,從嗅覺和味覺上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把新疆桑葚做成花茶,根據調研提取目標用戶——上班族的一周情緒變化特徵,設計者用不同的顔色和文字在產品包裝上形成貼近心情的標識,使得這種傳統植物產生了新功能,煥發了新價值。

  給傳統產品予以數字化賦能,讓特色飲食更加科學營養,把“地域風味”變成了“全民參與”。針對駝奶售賣開發的線下販賣機+線上手機應用,使產品賣得更精準,也把關於駝奶的科普知識輕鬆推送到用戶手中。《西部牛仔計劃》讓用戶不管身在何處,都可以在線上領養一頭新疆褐牛,通過APP與牛寵進行趣味互動,實時觀看線下牧場動態,感受在新疆擁有一頭牛的快樂。同時,在線上商城裡,褐牛的肉類、乳制類、皮具類、牛糞趣味衍生類產品一應俱全,用戶可以利用打卡收集的牛糞進行折扣購買,感受最真實的養牛反饋。

  以有“遠見”的設計看見“未見”

  具有遠見的設計創新要從設計教育開始。我們意識到,在未來推動新疆全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之一,就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高素質設計人才。因此,我們著重培養學生的多維能力,讓他們真正理解具有遠見的設計創新的價值與意義,釐清設計創新與文化潤疆之間的學理關係和內在聯繫,從而形成自發的設計創新意願。

  讓深入基層的設計創新連接城市與農村的新對話,讓深入林果產業的設計創新激活商業與土地的新關係,讓深入民心的設計創新凝聚成個體與世界的認同聯結。整體課程的創新作品呈現包括但不局限於研究報告、社區共建、工具設計創新、包裝創新、品牌創新、互動裝置、表演和視頻、沉浸式體驗等,力圖探索在新疆這片充滿生機的大地上所蘊含的藝術、設計、景觀、生態和農業、營銷、生產技術之間的重叠邊界。親身設計實踐、專家研討評述、公眾展覽傳播……不同層次和維度的綜合實踐,對於新疆未來設計師們的精神內涵與專業能力而言,都是非常全面、嚴肅的歷練。

  立足新疆大地,以設計為經濟社會建設賦能、為產業發展賦能、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為鄉村振興賦能,年青一代設計人才的使命和責任感正在不斷自我生長。人才的培育是一切創新發展的起點,唯有人才不息,設計創新才能夠在“遠見”中看見更遠的“未見”,才能真正帶動新疆在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實現高質量現代化發展。“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兩校師生們攜手共譜設計教育新篇章,一起向未來。

  (作者:王選政,系新疆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喆,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葉風,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博士)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