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與自然

五赴南極,他讓冰蓋下的世界不再神秘

2019-03-25 14:21:50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歷時131天,總航程超過3萬海里,搭載我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的“雪龍”號近日順利回到上海,圓滿完成各項考察工作。在此次南極科考隊伍中,有一支來自吉林大學的6人團隊。

  帶隊老師張楠是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副教授。這是他第5次參加南極科考。與以往不同,這是他們第一次把吉林大學歷時5年的自主科研項目成果——“極地深冰下基岩無鑽杆取芯鑽探裝備”用在南極。

  “我們團隊鑽穿了近200米厚的南極冰蓋,獲取了連續的冰芯樣品和冰下岩心樣品。這也是我國在南極獲取的首個冰下基岩岩心,這意味著南極冰蓋下的世界不再神秘。”張楠說。

  再去南極好奇變壓力

  黝黑的膚色,這是南極強烈的陽光在張楠身上留下的印記,也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

  2011年10月,張楠成了第28次南極科考隊成員,為深冰芯鑽探項目進行了前期準備工作。之後,他又分別參加了第29、31、33次南極科考。“第一次登上南極大陸時,壯觀的景色、新鮮的空氣,還有企鵝、海豹,讓我覺得那裡太神奇了。”他說。

  2018年11月2日,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登上了“雪龍”號,加入我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伍。作為一名南極科考的“老將”,張楠要帶隊完成可移動式鑽探艙、工作艙的組裝和調試,將“雪龍”號船上的物資,從海冰上駕車運到中山站。

  張楠介紹,海冰厚度僅1.1米,下面就是幾百米深的海,白天日照強烈時冰面更薄,上面還有許多大水坑。載著幾十噸重的物資,雪地車必須異常小心地快速通過冰面,一個不注意車就會陷入水坑裡。

  “現在去南極,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做好工作,不像剛開始去的時候那樣充滿好奇。”張楠說,隨著去南極次數的增多,自己感覺壓力也越來越大,滿腦子想的都是要把工作做好、把隊伍帶好。

  經受考驗克服惡劣氣候條件

  雖然彼時南極正值夏季,但氣候依舊極其惡劣。高海拔、低含氧量,加之隨時可能出現冰裂隙,張楠帶隊每天在零下三十攝氏度的低溫中工作。從中山站出發去鑽探點的途中,經常有風把地上的雪吹起來,能吹到20幾米高。“遇到那種天氣,睫毛、眉毛、胡子、頭髮,全都結了冰。”張楠說。

  1月23日,吉林大學團隊開始了正式鑽探工作。為了保證工作效率,師生們24小時不停兩班倒。張楠回憶道:“通宵采樣對意志力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每天工作到凌晨四五點時,感覺站著都能睡著。”

  為防止弄臟冰芯,張楠工作時只能戴毛線手套,金屬設備的表面溫度能達到零下五六十攝氏度,皮膚一旦碰到就會立刻凍傷變為紫黑色。

  5天後,鑽探工作進入了深部冰層。為保證采冰的質量,操作鑽探設備的張楠需要一直守在不但不保暖還四面漏風的鑽探艙。沒過多久,張楠的雙腳就被凍傷,直到後來已經腫得連鞋都穿不上了。“我的隊友們看到這個情況,就想拿吹風機的熱風往我的鞋上吹,這樣才能有所緩解。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不能離開鑽探艙一步。”張楠說。

  返航前最後一天取得冰下基岩

  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張楠和隊友更多感受到的是驕傲和責任重大。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張楠帶領團隊終於在鑽到191米時進入冰岩夾層,在2月10日成功獲取了連續冰芯和冰下基岩。而這時,離科考大部隊返航只剩下一天了。

  “當鑽穿冰蓋、取得冰下基岩的時候,我們幾個人抱在一起歡呼跳躍,那種激動的心情現在根本無法形容。”回憶起當時,張楠仍不免有些激動。

  冰芯被稱為“時間的容器”,它“記錄”了很多古老的歷史氣候信息。“采集冰芯後,通過分析可以了解地球古氣候變化的過程,從而預測地球未來的氣候變化。”張楠說,采集冰下基岩,將為南極冰下的地質構造、水環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參考,對地質學、生物學和氣象學等多學科的研究與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南極的冰蓋下被人們稱為另外一個世界。獲取到冰下基岩岩心,相當於找到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張楠說。

  (來源:科技日報)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