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珠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中評社 張爽攝)
謝必震 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教授(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記者 張爽)“首屆高校台灣研究學術年會暨第四屆高校涉台研究機構協同工作會”5月4日在廈門大學召開,與會學者從歷史、文學、政治、大數據等角度進行主題發言,分析當前的台灣問題,有學者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已經注入台灣同胞的心田,想通過篡改歷史教科書等方式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是自不量力。有學者指出,習總書記1月2日講話是兩岸關係史上的一次重大政策宣示,也意味著兩岸關係將逐步進入和平統一的實踐探索階段。兩岸關係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也因此發生重大轉移。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李細珠表示,蔡英文當局宣揚所謂“先來後到”的“原民史觀”,其政治目的在於借所謂“轉型正義”,打著“先來”的“原民”旗號,排斥“後到”的國民黨,就是把1949年從大陸敗退台灣的國民黨排在最後的序列,意圖排除國民黨在台的合法性,從而切割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其實質無疑是一種變相的“台獨史觀”。
李細珠表示,所謂“原民史觀”不僅在理論上漏洞百出,既是反邏輯的,也是反歷史的;而且那些高呼“原民史觀”的政客其實都並不是“原民”,甚至也並不尊重“原民”,因而在現實中必然陷於困境。
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謝必震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1月2日的講話中提出,“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這是這種任何外部勢力和台獨分裂者都無法撼動的中華文化深深扎入台灣這片沃土的根脈,其中的永久凝聚力和強大滲透力值得探究。
謝必震認為,台灣有數以萬計的宮觀寺廟,有千家萬戶的宗族祠堂,有不計其數的深宅大院。這些古代建築上的裝飾,無不深深烙上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千百年來,台灣同胞出入古宅祠堂,耳濡目染,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已經注入心田,連台獨分裂分子也在中華文化氣息極其濃厚的場所進進出出,他們以為通過篡改歷史教科書,改幾個匾額,移幾處銅像就能達到“去中國化”的險惡目的,真是自不量力。他們的愚蠢猶如魯迅所諷刺的一個人想揪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那樣荒唐可笑。
謝必震認為,中國傳統古建裝飾藝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其在兩岸文化認同中的作用,有利於祖國的統一大業,闡明古建裝飾藝術的文化內涵,讓更多台灣人民意識到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根脈和歸屬。探索這一問題,也讓我們認識到中國傳統古建築裝飾藝術的保護與傳承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表示,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明確提出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五項重要政策主張,並宣布啟動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這是兩岸關係史上的一次重大政策宣示,也意味著兩岸關係將逐步進入和平統一的實踐探索階段。這一重大政策宣示是在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有了強大物質準備和理論準備基礎上形成的,意味著兩岸關係的力量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兩岸關係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也因此發生重大轉移。
李振廣分析了兩岸關係主要矛盾的變化:
第一,統一與拒統將成為新時代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進入2019年以來,以習近平1月2日重要講話為標誌,兩岸關係將進入全力推進和平統一進程的新時代,其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將是統一與拒統之間的矛盾。2019年是兩岸關係新時代的開局之年,統一與拒統之間的矛盾會成為決定兩岸關係方向與兩岸關係實質內容的決定性矛盾。兩岸關係將緊緊圍繞統一與拒統而展開。從大陸方面而言就是開啟探索一國兩制實踐,對於島內執政的民進黨當局而言就是如何抗拒統一,阻撓兩岸交流融合。就外部環境而言,同樣也是圍繞促進兩岸統一與阻撓兩岸統一這一主題展開。追求統一與抗拒統一這一矛盾將在2019年逐步顯性化,逐漸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
第二,“台獨”與反“台獨”的矛盾依然重要,但相對而言重要性開始下降,而且不再是兩岸之間的主要矛盾。
第三,2019年圍繞交流與反交流,融合與反融合的政治鬥爭與輿論鬥爭將成為兩岸關係的矛盾焦點。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于強以“大數據視野下的台灣選舉”為題發言,他指出,韓國瑜網絡聲量依然高於郭台銘,但是負面聲量上升是韓國瑜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賴清德本來在網絡的經營就弱於蔡英文,4月10日,以民進黨延後初選為標誌,賴清德的網絡聲量就一路下滑。總體上看,綠營政治人物,無論是賴還是蔡,網絡聲量依然遠遠落後於藍營的郭台銘、韓國瑜。
高校涉台研究機構協同工作會是在2016年首次成功舉辦的“高等院校涉台人才培養工作會”的基礎上整合升級而成的涵蓋面更廣、議題更深入、影響力更強的會議,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和海峽交流文化中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聯合主辦,圍繞高校涉台智庫建設、涉台人才培養模式、涉台研究方向與路徑等問題進行研討。
本次會議圍繞“新時代下的台灣研究:理論、方法與實踐”主題展開論述,旨在為涉台研究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開放平台,鼓勵對台灣問題的深度研究與探討,推動涉台研究的學術發展與理論創新。
李振廣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中評社 張爽攝)
于強 國際關係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中評社 張爽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