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社評:五原則存兩國論陰影 有助蔡英文?

2014-05-28 00:12:00
五原則的發起人會自認為,這是促進藍綠和解方案,意即也了解要北京接受還有一定難度。
  中評社台北5月28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等具藍綠背景的前政務官與學者27日大動作提出以“大一中架構”取代“一中原則”等“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 然而最關鍵的主權問題卻模糊未明,包括共同宣言發起人各自都有不同解讀。

  兩岸關係最核心議題在於,兩岸是一國?還是兩國?五原則隱諱不明,共同宣言沒有交代。

  實際上,如果提到“雙方均享有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關係原則”等的五原則涉及“兩國論”,記者會結束就可以收進抽屜了,不會有用。

  五原則推出後,有人認為這與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的“統合論”或“一中三憲”主張類似。張亞中的“統合論”有清晰的主權主張,是反獨的,施明德等的五原則卻模糊隱含獨台,這是兩者差距。

  對於外界疑慮,發起人之一、淡江大學教授張五岳明確告訴記者,五原則不是兩國,有兩府概念。但另一位發起人、民進黨執政時的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卻在受訪時說“大一中架構”是施明德的看法。藍軍背景的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乾脆直說,“有很多事情是講得越清楚越死,講得越模糊越活,“到底是主權重疊或是互不隸屬,你要選擇題,抱歉只能二選一,就是你愛我?你不愛我?”“但是有時候不需要面對這樣狀況,要讓他模糊是美麗的。”

  張五岳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提出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五原則不是要處理兩岸定位、也不是要處理兩岸最終方案。”意指這是所謂要促進藍綠和解的方案。從陳明通參與發表共同宣言,可以嗅得出這樣的味道。換言之,這是對內的,不是對外的。這是處理藍綠歧見,建立所謂“兩岸共識”的產物;而不是為了建立“兩岸共識”用的。

  若從藍綠競爭的角度,蔡英文比馬英九更迫切需要施明德的五原則是。馬已有了“九二共識”,再增加一個升級版,加分有限,況且還不一定加分;五原則的“大一中架構”卻完全顛覆了民進黨過去的“兩國論”主張,蔡要拚2016,必須突破最後一哩路,施明德等人共同宣言提出模糊主權的五原則,理論上有助於蔡英文取得其中部分元素擺脫逢中必反的形像。

  不過,民進黨人一聽到“一中”,如看到毒蛇,黨內對五原則正面評價不高,特別是獨派人士,認為“大一中架構”不利主權。蔡英文陣營對外表示,蔡不會回應五原則,一方面是目前還不肯攤牌,二方面也應是持保留態度,增加迴旋空間。另方面,“總統府”的回應也小心翼翼,尤其涉及2016大選還有諸多變數,國民黨下屆候選人也會提出新的兩岸主張。施明德等人想以五原則做為“台灣共識”難度太高,過於理想。

  五原則的發起人會自認為,這是促進藍綠和解方案,意即也了解要北京接受還有一定難度。的確是,一個存有“兩國論”陰影的兩岸問題處理原則,無論如何都難以被大陸接受,尤其在兩岸經濟與軍事實力嚴重傾斜,台灣對大陸經濟依附程度愈來愈強力下,更不可能。既然,這個五原則,對內難擺平,對外又突破不了,只能說是“施主席”的浪漫了。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