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社評:朝鮮發射導彈 東京地鐵反應過度?

2017-05-30 00:01:57
  中評社北5月30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今年4月29日清晨,朝鮮再次發射導彈。但這次導彈發射後隨即發生爆炸,最後以失敗告終。這本來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在日本卻引發了過度反應,不僅東京地鐵公司(東京Metro,由日本政府和東京都政府共同投資管理)的9條線路地鐵同時停運10分鐘,部分私營鐵路公司在東京的線路也出現了同樣情況,包括在日本海沿岸運行的新幹線也採取了相同措施。這樣的反應在日本顯然是前所未有的,當然也引發了乘客和全社會的巨大反響。幸虧當天是周六,所以受到影響的乘客不是很多,僅為1.3萬人次。

  更詭異的是,採取這一措施是在導彈發射半小時後,此時導彈發射早已失敗,卻還要採取這一措施。此舉的合理性何在?即便發射成功,導彈7分鐘就可抵達日本,半小時後採取應對措施也純屬“馬後炮”,這是在舉行“防空演習”?

  二戰結束以後,日本就再也沒有遭受過任何形式的外來攻擊,如今居然因朝鮮發射導彈就停運了東京的地鐵,這無疑使大量東京市民深感詫異。這一反應是否必要,是否反應過度?雖然也有個別支持這一做法的意見,但大量市民的反應仍然是覺得小題大做了,純屬自欺欺人,是安倍在刻意煽動“朝鮮威脅論”。如果朝鮮發射導彈確實是對准日本的,那首當其衝的目標無疑是駐日美軍基地,而不可能是日本的民用目標,因為這麼做根本達不到朝鮮的戰略目的。

  再退一步說,即便朝鮮真要襲擊日本的民用目標,也不可能是地鐵。如果真想防患於未然,日本政府就首先應該讓核電站停運,因為一旦核電站遭到襲擊,其影響面要大得多。襲擊地鐵太缺乏合理性。且不說地鐵的線路大多為地下,就算是一小部分區間在地面運行,由於地鐵處於運行過程中,用導彈來打擊這樣的活動目標,朝鮮的導彈技術是否已具備這樣的能力也大可存疑。

  東京地鐵公司此前就已做出決定,一旦NHK電視台發出朝鮮發射導彈的消息,將立即停運,停運時間為10分鐘,以便確認是否受到影響。對於此前的停運舉措,該公司負責人在為此舉行的記者會上的解釋是:即便並未直接受到影響,但一旦導彈落入東京市區,地鐵列車也會遭受到其衝擊波,停運可以降低風險系數。但這一牽強附會的說法顯然是難以服眾的。

  此舉自然在日本全國引發了強烈反響。如果說東京地鐵公司此舉是為乘客安全考慮,那麼日本其他鐵路公司的列車大多在地面運行,如不採取相同措施,豈非置乘客安危於不顧?於是,各鐵路公司隨即形成共識,即以全國性的空襲警報為根據。只要這一警報沒有響起,各鐵路公司就可以照常營運。5月14日朝鮮再度發射疑似新型彈道導彈,而且此次導彈發射是成功的,但因為空襲警報並未響起,所以日本各鐵路公司正常運行,東京地鐵公司當然也不能再有聳人聽聞之舉。

  目前雖然尚未看到日本政府對此舉的反應,也未披露東京地鐵公司直接從安倍內閣接受了什麼指令,但從日本政府作為共同投資管理方來看,安倍在背後作推手讓東京地鐵公司按其意願行事是小菜一碟的事,而對安倍來說此舉當然是正中下懷,因為此舉有利於凸顯日本安全環境的“嚴峻程度”。既然連地鐵都停運了,顯然是日本的安全受到了“威脅”,這樣日本就有“充分理由”對朝鮮的導彈發射基地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從而防患於未然。安倍重新上台後不久,日本防衛省就開始著手發展這一能力,如今安倍正全力推動自民黨和內閣全面探討打擊敵方基地的可行性。為確保這一設想為全國上下所接受,安倍當然需要造勢,而東京地鐵公司的這一做法無疑是一次重要的“試水”,即試探國民的反應。但從效果來看,顯然並非如安倍所願,所以只能暫且打住。接下來安倍肯定還會花樣翻新,採取其他措施,為在國內形成支持打擊敵方基地的共識而竭盡全力。如果做到這一步,那麼修憲就只是接受既成事實的問題了:什麼不允許擁有武裝力量,不允許發動戰爭,那都是一紙空文了。事實已走在前面了,修改憲法還不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