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大華網路報:美中貿易戰開打 台灣難倖免

2018-09-23 10:46:44
  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美國日前宣布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大陸商品加徵關稅,並威脅如果大陸採取報復行動,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範圍將再增加2670億元;中國大陸不甘示弱,立即也進行同步反制,宣布對600億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你來我往的結果,自然使衝突更加升級,但台灣卻似乎老神在在,甚至還樂觀看待。問題是,當全球都面臨超級風暴時,台灣怎麼可能倖免?

  大華網路報今天社評說,美中貿易戰全面升級之後,“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最近很多企業透過各種管道,向相關部會提出希望返鄉投資,新南向政策、改善投資環境,都有利企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則認為,美中貿易戰有望為台灣創造大量轉單利益,台灣廠商原本許多高附加價值的加工以及組裝等業務,也會因此留在台灣,或者進一步投資擴廠以提高產能;“政務委員”鄧振中還滿面笑容,強調加徵關稅規模早在預期之內,甚至還減緩一點;“經濟部長”沈榮津更明確指出,包括手工具、螺絲、螺帽、滑軌、馬達、鋼鐵、汽車零件、蓄電池、變壓器、光學產品等十項產業,都會有正面轉單效益,將有利於台灣出口競爭力。這些官員一致擔心的,反而是轉單效應會擴大台美貿易順差,如果持續增長,將會增加列入301條款觀察名單風險。

  顯而易見,民進黨政府首長對於美中貿易戰的前景,不但不悲觀,反而還相當樂觀。然而,冷靜思考,如果美中貿易戰全面開打,而且不斷升高,對台灣真的影響不大嗎? 恐怕就未必盡然。

  首先,台灣是小型高度開放經濟體,2016年進出口相對GDP的比率高達140%;同時自1991年以來,進出口貿易對台灣經濟成長的平均貢獻度2.33個百分點,占台灣經濟成長(4.76)之半,成為主要動力來源;一旦美國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對外國進口產品設限,勢將重創台灣經濟。

  2017年台灣是美國排名第十一大貿易夥伴,也是美國貿易逆差第十三大的來源地,美國自台灣進口四二五億美元,出口到台灣二五八億美元,逆差一六七億美元,試想,美國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關稅金額,由五百億美元增加兩千億美元,並擬再增二六七0億美元,毫不手軟,對台灣難道就會手下留情嗎?對於美國全面加徵中國大陸商品關稅,台灣難道不該引以為憂嗎?又有什麼樂觀的理由?
  其次,儘管民進黨政府一再宣稱,要降低對中國大陸經貿的依賴,但這兩年來台灣對大陸的出口有增無減,2017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比重高達41%,幾乎是大陸所有貿易對象中對大陸依存度最高的一個。一旦美國對中國大陸商品全面加徵關稅,大陸出口固然會嚴重受挫,台灣對大陸出口,必然也會遭到池魚之殃。

  再者,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多半屬於在大陸加工後,再出口至美國等工業國家的中間財。2016年台灣對大陸中間財出口比重高達81.5%,再加上台灣GDP規模較小,對大陸中間財出口占GDP比重達11.4%,也是大陸主要貿易對象中最高的一個;何況大陸出口內含進口附加價值比重達32.1%,其中1.9%來自台灣,僅次於日本、美國及韓國,如果考量各國GDP規模,台灣比重又高居首位。當美國對大陸進口設限,台灣受到波及的程度自然也將最為嚴重。

  此外,大陸是台商海外投資及生產重鎮。“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貨、美國消費”的三角貿易模式,已經行之多年。大陸對美國出口前十大中,就有八家是台資企業,對美出口的百大企業中,台資又佔了四成。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2015到2017年海外接單在台灣生產的比率,分別是44.9%、45.8%及46.8%;在大陸(含香港)生產比率則分別占48.6% %、49.4%及47.9%,連著三年,海外接單在大陸生產比例都高過台灣,而且占比頗重。可以想見,當美國加徵二千億美元大陸商品關稅時,台商肯定會是重災戶。哪裡會像“經濟部”所說,只有網通廠、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石化產品、工具機等四類較易受到影響!

  從這些角度來看,民進黨政府對於美國加徵中國大陸兩千億美元商品關稅,顯然是高估轉單效益,而低估負面衝擊。其所以如此,主要是民進黨政府堅定走“聯美抗中”路線,一方面固然樂見大陸受到美國的打擊,一方面卻又深知兩岸經貿關係密不可分,所以要儘量淡化美國加徵大陸商品關稅對台灣的影響;但這兩點本身就十分矛盾,美國一旦打壓大陸,跟大陸經貿關係密切的台灣,豈有倖免之理?高舉美國利益優先大旗的特朗普,連親密盟友日本和加拿大,都沒有放過,又怎麼會對台灣格外施恩?毫無疑問,一旦美中貿易戰全面開打,台灣一定會嘗到苦果。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