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建設新型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加速國企創新發展

2019-03-26 09:14:23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進入對外開放新階段,國際競爭焦點已從單一科技創新轉向基於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整合創新能力。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國有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對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思想、實現創新引領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加快建設和完善新型國家創新系統

  經濟參考報發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尹西明文章表示,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中國國有企業肩負著加快國民經濟轉型、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競爭、共建美好世界的重要使命。在全球創新格局重大變革、國際經貿關係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加快建設和完善新型國家創新系統,加速國有企業創新轉型,成為中國進一步參與和推動全球創新治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進入對外開放新階段,中國亟須建設符合國情和創新發展戰略的新型國家創新生態系統,加快國有企業創新發展步伐,一方面強化國企提升創新效率和創新競爭力的現代企業發展使命,另一方面助力國企更有效地踐行國家戰略這一社會使命,以國企創新發展推進創新引領發展戰略落地,進一步實現國企和民營企業共生共創共贏,從而助推中國產業轉型、加快“一帶一路”建設和跨國創新競合步伐、參與全球創新治理,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新型國家創新生態系統建設與國企創新發展的典型路徑

  文章分析,第一條路徑:戰略與制度創新引領重大攻關。

  建設新型國家創新生態系統,加速國有企業創新發展,戰略與制度創新引領重大攻關、推動高附加製造產業集群崛起是首選路徑。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國之重器則是大國崛起和民族復興的脊梁,但是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須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方能匠心突破。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和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起步於從計劃經濟向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國家戰略與社會治理模式的轉型創新,而戰略與制度創新更是引領重大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創新文化和生態的根本保障。中國航天、大型客機、中國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國之重器的打造和世界級工程技術的突破,均離不開中國特色的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

  以被譽為“製造業的皇冠”和“現代製造業的一顆明珠”的大型客機為例。高技術、超複雜性、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等特征,使得民機研發製造能力成為一個國家航空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標誌。為推動大飛機研發製造能力的突破,中國於2010年底批准立項了中國首個大型客機重大專項標準化示範項目,並由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商飛公司作為項目主體,統籌聯合各方力量推進以C919大型客機為代表的民機核心技術攻關。2017年5月5日,歷時7年,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噴氣式大型客機C919首飛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研發製造大型客機能力的國家之一,打破了少數製造商對民航客機市場的長期壟斷,更為中國大飛機產業鏈和產業創新集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高附加製造生態體系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全面帶動和示範效應。

  第二條路徑:基於科學的創新轉型。

  隨著生命科學、新材料、量子通信和相關產業的崛起,科學對創新的杠杆效應日益顯著。基於科學的創新是實現基礎性、重大性和顛覆性創新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技術持續產生、擴散應用的知識源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基於工程技術的創新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甚至在跨海大橋、深海鑽探、高鐵等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在諸如生命科學、化學等基於科學的創新和相關產業領域,中國一直處於落後和跟隨地位。基於科學的創新,是實現產業升級和驅動企業、經濟持續轉型的重要引擎,也是中國國有經濟提升科技創新效率、邁向世界級創新領軍者的必由之路。

  以中化集團“科學至上”的創新轉型為例。中化集團在2016年5月召開戰略研討會,確立了建設創新型石油化工企業的戰略,並重組集團的業務板塊和職能部門,繼而實施一系列旨在促進創新轉型的措施,階段性效果顯著,中化在世界500強的排名從2017年的第143位,上升到2018年的第98位。但是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在回顧集團5年發展時,客觀而冷靜地意識到,雖然中化創新戰略有了初步效果,但很多產品和技術創新並沒有真正推動業務上的行動,中化面臨著“無核心競爭力、無技術優勢、增長乏力、可能走向平庸”等重大挑戰,無論是產品還是業務均需要加快基於科學的創新轉型。對此,寧高寧在2018年3月發布一篇題為《科學至上——In Science We Trust 關於中化集團全面轉型為科學技術驅動的創新平台公司的報告》的萬字長文,系統闡述中化轉型的背景、目標和方法論。緊接著,中化集團於4月份通過《中化集團關於深化改革全面轉型為科技驅動的創新平台公司的決定》,正式拉開中國能源化工領域典型國企基於科學的創新轉型的序幕,提出“科學技術驅動的創新型企業”的集團層面轉型目標。

  以中化為代表的國有企業,開展基於科學的創新轉型,是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國企尤其是大型央企轉型的有益探索,將有助於國有企業全面提升主營業務的產業地位和國際競爭力,成就“行業領先、受人尊敬”的創新型公司,更有效承擔企業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雙重使命。

  第三條路徑:高密度研發驅動自主可控。

  企業核心能力的構建離不開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更離不開高密度的研發和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承擔著關鍵核心技術上突破國際封鎖和實現自主可控、可靠的重要責任。能否堅定自主研發、自主製造之路,決定著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實際影響力,也決定著中國企業在對外開放新階段能否取得持續的國際競爭優勢。

  從一個年產值不到2000萬元的珠海市小廠,到如今成為多元化、國際化的工業集團,格力“趟”出了一條國有企業依靠自主創新實現世界級“冠軍”企業的創新之路。一系列“冠軍”榮譽的背後,是格力研發經費“按需投入,不設上限”為代表的高密度研發驅動技術自主可控之路。自2010年提出“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以來,格力持續加大在空調壓縮機和智能裝備等方面的投入,以質量管理促創新管理,構建具有長遠生命力的自主研發創新體系;於2014年提出“讓天空更藍大地更綠”的目標,貫徹負責任創新的理念,助力美麗中國,並於2015年提出“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致力於通過自主創新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和世界影響力轉型。在這一過程中,格力持續保持高研發投入,堅持自主培養人才,相繼成立12個研究院、74個研究所和929個實驗室,僅2017年研發投入就達到57億元。

  持續的自主研發和自主人才培養,匹配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完美質量技術創新管理,確保了格力電器在全球市場的持續競爭力和績效提升。

  第四條路徑:產學研用融合提升集群協同。

  產學研協同創新是充分調動國家創新生態體系內部各個創新主體積極性、高效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以最大化創新效率的必由之路。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擁有豐富的科研人才、積累了豐富的創新資源,也擁有大規模的創新平台,但是在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科研與市場結合方面還存在明顯短板,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實際貢獻率仍然滯後於發達國家,產學研協同效率亟須提高。以科技型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規模偏小,合作層次有待提高。國有企業在產學研用融合提升方面的探索,將會大大促進新型國家創新生態建設,進而加速國有企業集群式創新崛起。

  以中國中車為例,中車的創新發展是中國高鐵產業崛起的縮影。中車響應國家中長期鐵路發展規劃戰略,以產學研用融合的集群式協同創新推動自主創新、開放式創新,正在從自主走向全產業鏈和全球化整合。圍繞軌道交通製造業核心技術突破和重大項目研發,中車構建了“開放、協同、一體化、全球布局”的科技創新體系,整合國內外4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70多家產業鏈單位、60多個國家級技術平台、多家國家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以及15家海外研發中心,形成集群協同的優勢,不但成功研製出以“復興號”動車組為代表的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全系列譜系化產品系列,將中國軌道交通製造業推進至全面標準化、自主化階段,也聯合科技部、青島市共建中國首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在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方面正在穩步邁向國際化、專業化的新階段。

  中國中車和軌道交通領域的產學研用集群協同創新之路,對進一步組建國家級產業協同聯盟,推動以國有企業為引領、民營企業全面參與的開放協同創新平台,也有重要啟發,將有助於實現中國在芯片製造、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等戰略領域的快速崛起和持續創新。

  第五條路徑:“互聯網+”新技術應用加速生態轉型。

  互聯網是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動力,也是推動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製造的重要載體。“互聯網+”戰略不僅僅是新興產業和新創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更是傳統企業尤其是國有經濟從粗放型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重要路徑。而人工智能、大數據、納米科技、邊緣計算、生物科技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挑戰傳統業務模式和市場格局的同時,也為國有經濟轉型提供了新的技術機遇。“互聯網+”新技術的應用,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依托,將充分釋放國有企業的規模優勢,將資源優勢、人力資本存量優勢轉化為網絡協同優勢和生態擴張優勢,加速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平台化、生態化轉型,進而整合行業、區域創新資源,賦能產業升級和區域高質量發展。

  以徐工集團為例,成立於1989年的徐工集團,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國有工廠,跨越式發展成為連續29年保持工程機械行業中國第一,並躋身世界前十的世界級製造業企業,其創新發展的亮點就是“互聯網+”新技術應用的模式。徐工集團的信息化提升和“互聯網+”應用在業內起步較早,徐工通過服務雲、管理雲、信息雲的“三雲協同”打造的“信息化引擎”,有效支撐了集團技術知識體系和管理知識體系的建設和融合發展。自2014年起,徐工信息化團隊升級成立徐工信息公司,將徐工集團的製造技術、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經驗以及物聯網探索經驗整合,搭建Xrea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為道路機械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平台,標誌著徐工集團正式從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階段,向產業躍升和工業互聯網平台升級。徐工信息在智能產品、智能服務和全生命周期等多種場景的探索和應用,將進一步助推智能製造和行業創新生態的快速發展。

  第六條路徑:開放與整合併進升級全球創新影響力。

  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持續發展,必然要抓住全球化的機遇,既要通過開放,推動中國產品、技術和服務“走出去”,更要進一步整合全球創新資源為我所用,實現全球範圍內的創新資源配置,構築跨區域和跨國協同的優勢,加快中國品牌和中國管理思想“走出去”。國有企業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力量,通過開放與整合併進升級全球創新影響力,既有助於培育企業冠軍產品、尋求新的增長點,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也能有效配合“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多邊合作,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中外合作共贏。

  與深圳特區同齡的中集集團,是開放與整合併進升級全球創新影響力這一路徑的典型代表。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二家中歐合資企業,與生俱來的開放基因,加上30多年的全球化開放——整合探索,助力中集集團自1980年成立以來快速發展壯大,成為在全球擁有超過20項明星產品、在20多個細分設備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的企業。“貼近客戶,全球運營,地方智慧”的商業智慧也貫穿在中集集團走向全球的全過程。中集集團這一全球創新生態體系中,有分布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7家研發中心以及120多家製造基地,以及300多家成員企業,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實體企業40多家,海外員工超過6000名,在車輛、能化、空港等主營業務領域實現60%海外銷售、40%海外製造,更取得了以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藍鯨一號”為代表的世界級創新突破。

  中集集團的探索表明,以開放和併購進入新區域和新業務領域,獲取新市場和新技術,以自身科研能力和管理變革整合全球資源,形成從研發到產業化的雙輪驅動模式,加速科技創新整合能力和全球影響力,是中國國有企業國際化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

  通過開放協同加快完善國家創新體系

  文章指出,進入對外開放新階段,面對更加激烈的國內外競爭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的衝擊與挑戰,必須調整發展戰略,從摸著石頭過河,邁向基於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和頂層設計的整合模式,加速國有企業創新發展。對此,需要依托整合式創新和創新生態系統等國家和企業發展的新理論,通過開放協同加快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提升創新生態系統的整體效能,優化科技創新資源的配置,提高科技投入的產出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顛覆性技術應用。

  在加速國企創新發展的具體路徑方面,首要選擇是通過國家戰略和制度創新引領重大攻關,鼓勵國有企業開展基於科學的創新轉型,在重要領域堅持高密度研發實現自主可控,借助產學研用融合提升集群協同,運用“互聯網+”新技術應用加速生態轉型,並兼顧開放與整合升級全球創新影響力。

  展望未來,針對國有企業創新發展,需要扎根中國社會治理的基本制度邏輯,整合國企創新發展的經濟邏輯和技術邏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管理哲學相融合,賦能國有企業可持續創新。具體實踐中,需要將新技術應用與商業模式創新相結合,充分平衡漸進性創新和顛覆式創新,兼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堅持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之路,通過提升國有企業的創新效率來提升生產效率,與民營企業相輔相成、高度協作,實現雙輪驅動經濟社會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加速國有企業創新發展,實現科技創新強國,戰略轉型是關鍵。科技創新戰略必須從跟隨到引領,立足戰略轉型,立足技術創新鏈的完整和核心能力的提升、立足核心技術的充分占有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掌控,從引進集成上升到自主原創,從簡單開放走向基於自主的整合。為持續推動重大核心技術突破,建議科學配置專注於提升整合創新能力的研究體系——成立高附加製造和整合創新戰略咨詢委員會,與由央企為主導建設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大科學中心形成“鐵三角”的支撐布局;科研院校和企業形成科技創新“雙引擎”,布局和共建一批顛覆性技術研究院,專注於戰略級、高風險和長周期的基礎性研究項目。瞄准戰略領域、新興交叉、前沿和薄弱學科以及重大問題,按比例保障基礎性科研經費投入,補“弱”增“強”,以戰略視野和頂層設計作為引領,形成面向核心技術創新和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高校-科研機構-企業-政府-金融-中介-市場”整合式創新生態體系。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