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電訊

第27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在京舉辦

2023-01-08 13:47:39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2023年1月7日,第二十七屆(2023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隆重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應用經濟學評論》編輯部特別支持。論壇主題為“資本市場成長與高科技企業發展”,來自中央國家機關、高校、研究機構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和專家學者,以及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上市公司的嘉賓和媒體記者齊聚一堂,共話資本市場過往未來,共商金融體系新模式與高科技企業發展之路。

  會議首先緬懷了近日離世的北京大學曹鳳歧教授,曹鳳歧教授是中國股份制改革和資本市場建立與發展的積極倡導者和重要貢獻者,也是中國資本市場論壇的重要嘉賓。會議通過一部短片回憶了他在往屆資本論壇留下的風采。

  在開幕式環節,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做開幕致辭,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智河致歡迎辭。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莊毓敏主持開幕式。

  張東剛表示,中國資本市場論壇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個重要的學術品牌,論壇始終將學術優勢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有機結合,將學術的力量與社會力量相結合,服務於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已經逐漸成為溝通中國資本市場的決策屆、實務屆、學術屆的有益創新橋梁,為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當前我國正處於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資本市場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力量,不僅要服務於實體經濟,還要服務於高科技企業,助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強。本屆論壇發布的報告以“資本市場成長的邏輯:金融創新與高科技企業的耦合”為主題,體現了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導向,相信必將有利於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為建設現代金融體系、現代產業體系,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凝聚智慧,匯集力量,提供服務。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論壇推動金融學科和資本市場的研究、發展,成為學校具有鮮明的特色和世界一流水平重要學術的創新領域,為我國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研究機構、金融實業機構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張智河代表主辦方做歡迎致辭,他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大變局的關鍵變量,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前所未有,正在改變原有的國際分工結構,重塑全球競爭格局。可以預見,科技創新正成為大國博弈角逐的主戰場,也是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以後引領經濟內生性增長,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一招。三十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間,圍繞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我國資本市場加快改革步伐,取得重大實踐成果,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引擎。國融證券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依托投行和投資優勢業務能力,積極融入國家大戰略,與各界同仁一道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助力高科技企業創新成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莊毓敏在主持時表示,三十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始終與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相連,始終堅持服務實體企業,服務科技創新。今天我們線上線下相聚一堂,隆重舉辦第二十七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共同探討資本市場成長與高科技企業發展,為中國資本市場和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建言獻策。每一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都凝聚了大量關心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專家學者和業內朋友的智慧,濃縮了歷年來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實踐與發展的思考,相信本屆論壇同樣會為大家帶來新的思想碰撞。

  隨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中國證監會首席律師焦津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紅天講席教授高西慶分別作主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教授發布主題報告,此環節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主持。

  寧吉喆表示,過去十年我國新經濟、新產業、新企業發展壯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世界經濟格局深刻重塑,我國進入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能轉換的攻關期。但在新產業、新企業快速成長的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一段時間以來世界經濟復甦步伐放緩,我國經濟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較大,在此背景下國內外科技型企業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改善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是當務之急。當前,把科技型企業打造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融合點和聚集地,將令中國產業經濟有新的突破。


 
  焦津洪細數了近年來中國特色資本市場法制建設的成果。他表示,我國資本市場法治建設跨入了快車道,資本市場是法治引領、規則引導的市場,法治興則市場興則預期穩則信心足。推動中國特色資本市場法制建設是新時代新征程上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面臨著許多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對中國特色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基本內涵、實現路徑、重點任務做更加深入系統的思考。

  高培勇表示,剛剛步入的2023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局起步之年。面對當前超出預期的經濟下行壓力和更為複雜嚴峻的經濟發展環境,市場和民眾對宏觀政策的需求異常強烈。他建議:首先,學者研究宏觀政策時把所有相關的成本和效益計算清楚,不能只講效益不講成本。其次,宏觀政策的抉擇必須以不危及財政安全、金融安全為底線,特別把財政安全當作所有安全的最後一個防線。最後,在當前要注意不要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擴張來包打天下。

  高西慶認為,當前我們面對中國資本市場,需要不忘初心、尊重常識、敬畏規則。首先,資本市場的初心就是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其次,尊重常識就是尊重市場作用,讓資本市場存在“公開透明的遊戲規則”,並要對各個交易主體一視同仁,監管者只需要嚴格監管和監督市場。最後,敬畏規則,不光市場主體需要遵守規則,政府監管部門更要敬畏規則,讓規則說話,讓市場發揮作用,讓投資者互相博弈,讓人民獲得利益。

  主旨演講環節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教授發布主題報告《資本市場成長的邏輯——金融創新與高科技企業的耦合》並作發言。吳曉求表示,金融的未來在於脫媒和技術進步,金融的結構性變革由脫媒引起,競爭力和生命力則來自技術進步。從歷史上看,產業革命伴隨著金融業態的演變,金融創新推動了產業革命的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全球範圍展開的,中國將成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推動者,當中離不開戰略資本的重要作用。金融結構的演進伴隨著金融風險理念的變化,從排斥風險到包容風險的革命性變化,是金融的重大進步。金融的進步在於功能的改變,隨著存量資產和基於未來預期的收益權證券化,金融從創造貨幣流動性進入創造貨幣-資產雙重流動性。我們的監管要適應這樣的變化,要在社會誠信和制度上保持確定性,否則會與資產流動性的不確定形成雙重不確定。科技的進步不僅推動了資產定價的算力的提升,而且科技因素在定價中的重要性也體現到資產定價模型的變化。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法制建設取得的巨大進步,特別是註冊制改革以後,包括特別投票權、集體訴訟等制度的突破,對高科技企業的長遠發展以及投資者保護等具有重大意義,這是非常可喜的。他強調,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之路走的是第三種模式,中國金融的改革走出了一個融合的模式。



  王文在主持中說到,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已連續舉辦了二十七年,在中國很少有一個論壇能夠堅持二十七年之久,每年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均是大咖雲集,每屆都留下了一些經典睿見,有很多年輕的朋友甚至是伴隨中國資本市場論壇成長的。期待本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迸發出更精彩的思想火花。

  圍繞 “資本市場成長與高科技企業發展”主題,與會的資深教授與青年學者展開激烈研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和中央電視台財經節目主持人姚振山聯合主持該環節。

  出席研討環節的資深教授有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社科院學部委員王國剛,中國社科院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永森,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

  王國剛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目前的最大問題是並未徹底貫徹市場機制,而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關鍵就是法治建設。李永森強調,中國股市長期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度重視融資而忽視投資,未來改革的重點應放在加快提升投資端改革的力度上。趙錫軍殷切希望資本市場能夠在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軌道上向前邁出一大步。胡俞越則表示,告別非常態,回歸常態,尊重市場,尊重規律,尊重常識,中國經濟、中國股市就會有希望。賀強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抱持信心,預估2023年中國資本市場形勢將好於2022年。常清表示從制度出發,過濾掉濫竽充數的公司,讓一些優質高科技企業上市,是當下中國資本市場的重中之重。

  出席研討環節的青年學者有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馮科,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應展宇,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譚鬆濤。


 
  萬喆認為中國資本市場2023年要比2022年好,但是仍然面臨很大的結構性的矛盾和相當重的改革重負,希望能負重前行,越來越好。田軒認為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尤為重要,發行制度、註冊制度、交易制度、退市制度、監管制度的改革是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發展的有力保障。馮科表示,希望中國資本市場通過成長能夠支持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同時也為投資者創造更多的未來財富。應展宇表示進入新時期,整體市場指數還是能體現出中國經濟增長的良性態勢。管清友認為應重視北交所目前的狀態,在原有的部分制度設計、機制上可做出一些良性調整。譚鬆濤表示市場定價的效率在於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者結構,希望2023年資本市場能夠減負前行。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何青,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錢宗鑫現場進行了評論。

  瞿強與在座專家討論了估值在當下環境的相對概念與意義,並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保持了審慎態度。何青則希望市場快速恢復信心,資本市場能更好助力中國經濟快速恢復。錢宗鑫表示在中國資本市場中,估值體系的需求端是值得思考的,希望明天會更好。
 
  最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作論壇結語。他表示經過三年的徘徊、仿徨和猶豫不決,無論2023年觸底也好,反彈也好,中國資本市場都不會後退,而是毫不動搖地向前方走去。新的一年,中國資本市場、中國經濟都將邁出堅實的一步。希望2023年,資本市場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據悉,本次論壇將發布的報告已編撰成書出版,書名為《資本市場成長的邏輯——金融創新與高科技企業的耦合》,圖書由吳曉求教授團隊編著,本書試圖在脫媒理論的基礎上,重點探討科技進步、產業革命(產業迭代)與金融創新、資本市場發展的耦合性;研究基於資本市場發展的金融結構變革之風險理念的深刻變化和金融功能的根本調整、定價機制 (因素)的重要變化;分析資本市場如何在法律和制度上包容、促進科技進步和產業迭代,以獲得更具競爭力和成長性的內在性資源。這種研究既基於邏輯分析,也基於歷史趨勢、實證分析和案例經驗的判斷。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