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圖片頻道

人行保護消費權益 現金掃碼皆可支付

2024-01-08 11:29:02
左圖:在廣州一家超市的收銀台,市民用人民幣現金結賬。右圖:人行專項整治工作切實保障消費者支付選擇權。圖為在杭州一家農貿市場,外國友人使用手機完成支付。(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月8日電/內地電子支付風行,現金收付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拒收現金現象時有發生。中國人民銀行近期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曝光兩家拒收人民幣現金單位,並分別重罰19萬元(人民幣,下同)和5萬元。從2023年10月至12月24日,人行累計摸排經營主體141.1萬家,已完成6起拒收現金行為處罰程序,商業銀行與經營主體簽訂“不拒收現金承諾書”75.1萬份。人行專項整治工作切實保障消費者支付選擇權,港人北上購物消費不能使用人民幣現金支付的疑慮被一掃而空。有港人表示,在內地手機網絡不佳的時候,付人民幣現鈔結賬完全沒問題。

  大公報報導,人行表示,自2023年10月開展拒收現金專項整治工作以來,截至2023年12月24日,人行累計摸排經營主體141.1萬家,已完成6起拒收現金行為處罰程序,涉及旅遊景區、交通出行、衛生醫療、停車場、購物、餐飲、娛樂等多個行業場景。人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長曾志誠介紹,該行於2023年11月底完成兩起案件的行政處罰程序,對某保險公司北京市懷柔支公司、北京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因拒絕公眾使用現金購買車險,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分別對2家企業給予警告,並處罰款19萬元和5萬元。

  人行貨幣金銀局局長羅銳介紹,越來越多線下場景與移動支付捆綁,造成現金使用難。“現金是最基礎的支付工具,對於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羅銳說,開展整治工作,主要是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保障多元化支付方式的和諧發展。人行貨幣金銀局副局長張萌介紹,公眾遇到拒收現金行為,可明確告知對方其行為違法,保留相關視頻、音頻證據,並向人行當地分支機構投訴舉報。

  外國高管:丈夫幫我開通電子支付

  Cynthia Li是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駐亞太區總代表、列支敦士登國家郵政駐亞太區總代表,她談及“拒收現金”時坦言,不知從何時起,人民幣似乎在中國“不流通”了。她曾嘗試過辦理中國的信用卡,但由於在中國沒有工作,此舉也未能如願,後來嫁了一位中國人,“婚後我就用我先生的信用卡支付,再後來,我先生給我申請了微信,我才開始了我的電子支付。”

  今年63歲的港人鄧文光幾乎每隔一周就到深圳探望姐姐,一起逛街、喝早茶、嘗廣式美食,打發周末時光。2023年初深港兩地全面通關後,他到深圳激活了內地電話卡,又用港澳回鄉證在深圳開了內地銀行卡,並開通了微信支付。儘管手機已開通移動支付功能,但鄧文光身上還是會每天帶著錢包,裡面放幾百港元或人民幣,提防手機沒電、沒信號時的各種不便。鄧文光有一次在南山區海岸城吃飯,因為手機網絡不佳,支付時遇到問題,便用人民幣現金支付,沒想到收銀處沒有零錢,收銀員跑去周邊店給他換需要找贖的零錢。鄧文光希望深圳的各個商家可以適當備一些零錢,方便現金找贖。

  在滬港生:手機掃碼點餐優惠多

  港人王同學目前在上海上學,他表示並沒有遇到過拒收現金的現象,“我覺得現在人們不用現金的原因是,很多時候線上支付可能會有折扣,並且現在很多餐廳點餐也都是掃碼點餐,很少有人會用手機點餐然後現金支付。”來自韓國的DAVE,直言自己的韓國親朋好友來到內地旅遊時,沒有料到移動支付使用率如此之高,“出行前特意換了一些人民幣,結果都沒有用上,有些地方也碰到了找零找不開的現象。”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