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圖片頻道

姚采穎:中華藝文很迷人 應承先啟後交流

2024-02-29 11:00:16
台灣前名模、書畫藝術家姚采穎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台灣前名模、書畫藝術家姚采穎即興書法創作。(中評社 張穎齊攝)
台灣前名模、書畫藝術家姚采穎擺拍架式十足。(中評社 張穎齊攝)
左起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李沃源、台灣港澳台美協理事姚采穎。(照片:姚采穎提供)
  中評社台北2月29日電(記者 張穎齊)中華文化5000年,源遠流長,台灣前名模特兒、書畫藝術家姚采穎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中華文化與藝術是很迷人且優美的,比如她透過書法就與兩岸三地、甚至很多外國人,進行很好的交流,中華文化就是我們的文化,每個人都喜歡,應承先啟後、繼續傳承並交流下去,不受干擾。

  姚采穎,出生於台北市,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曾任伊林模特兒經紀公司名模、演員、女藝人、玄奘大學影劇藝術系專案助理教授,後淡出演藝圈、轉戰教育、藝文界,現任書畫藝術家、中國美術協會台灣港澳台美協理事、國際禮賓親善協會理事等。

  姚采穎表示,她自2016年隨著兩岸書畫協會長汪威江加入協會,到兩岸三地四處展覽,北京、甘肅、福建平潭、江蘇周莊、崑山等地都有去,但疫情後就暫時沒去了,不過每年都還是有書法作品輸出到對岸展覽,保持交流。

  姚采穎說,在交流過程中發現,大陸非常重視書法創作,讓學了書法8年的她覺得有點壓力,她曾看過大陸的一個小區大爺,居然可直接用拖把沾水,就在地上寫出大型的書法字,讓她驚嘆不已,她認為中華藝文交流,不應分大陸或大灣,兩岸本是中華民族,有相同的文字語口音,可繼續交流創作,不應有政治力干擾等。

  姚采穎談到書法,神采飛揚地說,當她沉浸在書法創作與閱讀中華文學時,覺得書法太“酷”了,《千字文》由“天地玄黃”到“焉哉乎也”,總共250個隔句押韻的4字短句構成,內容包含道德、天文、地理、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倫理,整篇文章一字都不重復,有感於漢文字從商周時期開始出現,非常美麗,她認為漢字共有“三美”:感於視覺的美、感於心的美、感於聲的美。

  姚采穎向中評社表示,中華文學博大精深,文化是內斂的,表達愛意等感情是含蓄的,優美不俗,詞藻間都看得出迷人,這麼棒的民族文化,應承先啟後、傳承下去,兩岸、全世界都可交流,她非常不喜歡藝術受到政黨政治、藍綠意識形態等影響,不該去區分衹有“中國的文化”、衹有“台灣的文化”。而東西方文化也很不同,東方中華文化是中庸之道,包含道德觀、宇宙觀等,“留白”更是很美的境界意象。

  姚采穎指出,現代社會節奏快,連她最近都開始使用抖音這樣的短視頻軟體,不過還是希望回歸到“靜心”層面,傳統文化、語言文字是很有力量的,東方追求的是整理好自己的狀態、心靈滿足,並不像西方文化是那麼直接、快速、大鳴大放,比如她在書法臨寫時,發現跟中華5000年歷史有‘印心’的感覺,那也是一種佛道禪學中“悟道”。

  談到近況,姚采穎說,她去年9月亦加入了台灣中國美術協會,這個協會是從1931年就於上海成立,張大千、黃賓虹等大師都是會員,現在理事長是金門籍的李沃源,理事長接受她對於書法教學的創新等,她也拜李為師,開始學習中國畫,進入潑墨山水畫的世界,未來在兩岸三地、台灣的中正紀念堂都會有展出,她也會勤學、讓作品登場。而她也持續教人寫書法,很多東西都想嘗試,也想將自己的生活美學,發揮在網路專欄作家這塊領域中。

  最後,姚采穎也分享一段過去在演藝圈時,在對岸的見聞,她曾在北京、上海、海南島、河北涿州、廣東、廣西等地拍過戲,她驚覺大陸演藝事業的厲害之處,比如一個劇組規模就達300、400人,分工專業,來自兩岸三地各省的演員,都是精銳,演戲、跳舞、騎馬等樣樣會,尤其演戲時都相當精準,不像台灣劇組規模小、NG次數不少,她印象頗深的是大陸演員孫儷,劇本寫了滿滿的筆記、超用功。但她也嘆,不少現在台灣演藝人員不太能去對岸,受阻於一些意識形態,她是認為本是同根生,應持續兩岸合拍戲的榮光。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