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焦點

國台辦與美智庫紐約對話 警告莫試中方底線

2019-07-04 06:33:03
中國國台辦官員與美國智庫在紐約舉行對話會 NCAFP圖
  中評社華盛頓7月3日電(記者 余東暉)中國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6月份曾來美訪問,並於6月11日到12日在紐約與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就兩岸關係與中美關係進行對話。根據NCAFP最新發布的對話會總結報告,一位中方與會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試探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美方行動可能會使中國政府難以說服人民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在最壞的情況下,中方可能會覺得有必要根據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採取行動。

  由與會的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撰寫的對話會總結報告,首先提到一位中方發言者的表述。這位中方發言者表達了對兩岸關係的擔憂,稱特朗普政府在試探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他擔心,美國的行動可能會使中國政府難以說服自己的人民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緊張局勢。他告誡美方人士不要把台灣民主與獨立混為一談。在最壞的情況下,中國可能會覺得有必要根據2005年的《反分裂國家法》採取行動。他還擔心蔡英文試圖利用兩岸關係緊張來謀求贏得連任。

  對於兩岸關係惡化的原因,基本上中美雙方各有說辭。中方與會者指出,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已被破壞;執政的民進黨支持獨立的呼聲不斷高漲;美方在此過程中扮演了無助益的角色。美方與會者則主要將兩岸關係緊張歸咎於大陸方面堅持“九二共識”作為沒有商量餘地的對話基礎,加大對台施壓力度。

  美方發言者稱,美國政府對過去兩年兩岸關係惡化表示嚴重關切,認為這是大陸方面造成的,並指最近美國國會的挺台活動,是華盛頓方面對中國不斷加大對台軍事壓力的反應。中方發言者則批評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主動採取無益的行動,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三個公報。他希望美方應該清楚這些行動的嚴重後果,因為這侵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核心利益。他明確表示,大陸有反擊的意圖,並援引習近平年初講話指實現統一是“不可動搖的目標”,不為“台獨”分裂活動提供任何空間。

  雙方基本上是各自重申了各自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一位美方發言者稱,美國政府內部要求改變對台政策的壓力越來越大。美國國防部希望在對台軍售方面發揮更實質性的作用。公開的高層訪問,比如李大維與博爾頓之類的會談可能會成為新常態。美國的整個氛圍正在發生變化,對中國大陸的負面情緒正在轉化為對台灣的更大支持。他認為,實際上,特朗普總統一直是對台灣的制約力量,曾幾次干預台灣問題,以控制其政府中那些傾向於走得更遠的其他成員。據說特朗普對台灣市場規模並不感冒。但雙方的強硬路線正在相互強化,這可能會給中美關係帶來真正麻煩。這位發言者總結道,雙方走向戰爭有真切的可能性,可能摧毀二十一世紀。

  一位中國發言者指出,中國大陸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目標沒有改變,但不準備放棄可能使用武力;維護台海兩岸人民的利益至關重要;台灣民生實際情況可由一國兩制來保護;繼續把台灣問題作為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

  一名美國與會者將目前兩岸局勢描述為“冷和平”。如果蔡英文再次當選,這位發言者敦促中國大陸在政治問題上放慢腳步,謹慎援引“九二共識”。這位發言者還敦促特朗普政府不要利用台灣來挑釁北京,華盛頓和台北應避免台灣領導人在美國過境時公開亮相。他認為,與其做空洞的姿態,不如專注於對台灣真正有幫助的事情,比如軍售。

  一位中國與會者批評美國對台政策打著促進民主旗號,但過去也支持友好的獨裁統治。這位發言者甚至暗示,民進黨贏得明年台灣大選可能符合北京的利益,因為這可能加快統一進程。他敦促華盛頓多關注國家權利,包括實現國家統一;推動經濟、政治、法律發展。

  美方與會者提出了改善兩岸形勢的兩條建議:第一,中國大陸和美國都不應該在台灣大選中幫助任何候選人;第二,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中國大陸應該在“九二共識”問題上採取更靈活立場。還有美方與會者勸北京考慮“與陳水扁不同”的蔡英文成為合作夥伴的可能性。

  中方與會者強調台灣問題對中美關係的核心重要性。他指出,近70年來,中美雙方一直避免在台灣問題上發生衝突。如果不謹慎行事,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

  此次對話會的34名與會者,中方人士包括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國台辦港澳和海外局局長頓世新、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楊明傑、北京大學教授賈慶國、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以及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和國台辦官員等。美方人士則包括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前主席薄瑞光、前亞太助卿拉塞爾、前副助卿柯慶生、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楊甦棣等。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