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傳真
2009年1月號,總第133期

【 第1頁 第2頁 】  
直面中歐關係的波折
邢驊(北京)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歐盟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中歐關係風波迭起。雙方年初圍繞涉藏、奧運會問題上的爭執年中似有緩解,年底卻又因法國總統薩科齊執意會晤達賴,迫使中國決定推移中歐首腦會晤,使雙方的齟齬與不和有所升級,關係受到挫折。

  中歐建交35年來的關係發展順利。2003年,中歐共同決定將雙邊關係定位於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更升到一個高台階。人們曾用“蜜月”、“黃金時光”等美好語言形容關係的密切與融洽。但是,從此以後,中歐關係雖然仍繼續前行,但前進路途上難題增加,磕磕碰碰,以致回落到目前困境。人們不禁要問,中歐關係到底怎麼了?

  歐洲對中國看法有變

  中歐關係近幾年消極因素浮起的核心因素是歐洲調整了對中國的看法。與後冷戰時代前十餘年同為國際舞台上兩支上升力量,相互敬重、相互支持的狀況相比,如今,歐洲對中國少了些熱情與親切,多了些冷漠與隔閡。這是無可掩飾與忽略的客觀事實。這一態度的變化有深刻背景、較大的幅度與影響力。

  (一)更多地視中國經濟成長為對歐洲利益的侵佔。

  歐洲眾多國家在跟隨全球化加速、深入發展的大潮中吃力、被動:向前看與美國距離難以縮小;往後望新興經濟強勢追趕,而其中新興經濟的挑戰尤使歐洲緊張,難以忍受。法國前財長撰文驚呼,新興力量的風起雲湧“部分地撼動了我們社會的基礎與生活方式”,而法國與歐洲對此毫無防備能力。前年底歐盟里斯本首腦會議上,歐盟及歐洲國家領導人幾乎異口同聲地抱怨歐洲在對外經濟關係中面臨“只授惠於人,而自己吃虧,有來無往的單軌狀況”,聲稱決心扭轉此種“不公平待遇”。新興經濟,尤其是中國顯然是歐洲抱怨並要對付的重要目標。

  在這一思路的促動下,歐盟在與中國經貿往來中保護主義措施大增。處於工業化初期階段的中國確實存在,或被誇大與捏造的缺點在歐洲不加分辨地廣泛傳播,更被一些急待時機破壞中國形象的政治力量炒作、利用。發源於美國的“中國威脅論”在歐洲不脛而走。從官方到公眾,指責中國“貿易傾銷”、“剝奪歐洲就業機會”、“不尊重知識產權”、“商品品質低下”的聲音四起。先入為主的誤解與偏見極大地影響了歐洲輿論對中國客觀、公正的認識與報導。

  (二)更加強調關係中的思想意識因素

  歐洲發展對華關係本具雙層考慮:既鼓勵中國不斷改革、開放,給中國以支持和幫助;又要監督和改造中國,引導中國運行在歐洲設定的軌道上。歐盟在一份對華文件中曾表示不會像美國那樣“大喊大叫地”去過問中國內政,但歐盟改造中國的目標與努力卻從未放棄,也絕不會放棄。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績雖然舉世公認,但難以割捨的思想意識偏見卻使一些歐洲人對中國的進步不能正視,難以接受。因為,在歐洲頗為流行的斷言是,中國不按歐洲藥方“政治改革”便無發展,至少無持續發展的可能,而這一斷言卻被中國幾十年期間的跨躍式進步,以及不斷迸發的活力所否定。

  歐洲對外關係中推行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理念受到挑戰,中國的長足進步在這個意義上反而加大了歐中間的隔閡。德國議會執政的聯盟黨黨團發言人發表的“亞洲戰略”政策報告斷定中歐之間產生“模式之爭”,歐洲需“加強與民主國家關係”,而將中國作為另類國家處理。薩科齊總統近日也以“堅持西方價值觀”為自己就涉藏問題上的錯誤言行辯解。當然,他有意抹殺了一個真理:任何價值觀的基本品質都應是尊重事實,以誠為本。

  (三)難以適應中國國際地位的迅速增長

  中歐間並無地緣政治的衝突,且在國際事務中具有比較廣泛的共同利益與合作餘地,不過中國的大步發展以及國際作用的明顯提高也使歐洲有些不適應、有些不放心。歐洲積極評價中國的一些外交表現,但又對中國外交常有微言:一是責備中國沒有按照它的期望擔負起更多的責任;二是與歐洲“配合不夠”,在發展與非洲關係等問題上“踩了歐洲的腳”,觸犯了歐洲的勢力範圍,特別是以與歐不同的行事方式破壞了歐洲在非洲的信譽。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