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
2016年9月號,總第225期

當前台灣社會“日本情結”解析
鄧婧(廈門)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台灣社會的“日本情結”一直都存在,由於種種原因,其並沒有隨著日本殖民統治的結束而消失。“解嚴”後有著濃厚“日本情結”的李登輝上台以及後來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台灣社會的對日好感逐漸演變成社會化現象。雖然2008年國民黨重新上台執政兩岸間交往更加密切,但近幾年民調顯示台灣社會對大陸的認同感卻在不斷下降,反之,台灣社會對日本的好感度卻在不斷升高。當前台灣社會“主體性”意識突顯的同時,“日本情結”作為台灣人的對抗性情緒也在不斷膨脹。 

  對於當前台灣社會表現出的“日本情結”問題,從過去其所處國際環境的變化和政治生態的歷史發展脈絡分析,還是有跡可循的。本文借鑒喬治.米德的社會心理學理論解釋當前台灣社會“日本情結”膨脹的歷史發展成因及分析當前台灣社會“日本情結”現象的表現形式,文章也試圖對台灣社會當前的“日本情結”對台灣人身份認同異化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