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7年4月號,總第112期

【 第1頁 第2頁 】  
以色列“政壇王子”——奧爾默特
李偉(北京)
本刊特約撰述

  好事成雙,繼事業上的成功之後,1974年,奧爾默特又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名叫阿莉紮,是一位左翼藝術家和作家,寫過不少劇本和小說。阿莉紮畢業於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文學專業,與奧爾默特是校友。此後,他們育有4個子女,但令人玩味的是,4個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受母親影響很大,其思想都傾向於左翼,故而有人戲稱,右翼的奧爾默特生活在左翼分子的包圍之中。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奧爾默特開始了他政治“登頂”的艱苦征程。1988年,他開始在前總理沙米爾政府中任不管部長;1990年任衛生部長;1993年到2003年任耶路撒冷市市長。1999年,奧爾默特與沙龍爭奪利庫德集團主席職位而未能如願,臺上的穿招過式卻並沒有妨礙二人在台下的惺惺相惜;此後,兩人的關係反倒日漸親密。2003年奧爾默特應邀出任沙龍政府的副總理兼工業貿易部部長;2005年8月,他又接替離職的內塔尼亞胡兼任財政部長……這時的奧爾默特可謂位高權重,沙龍政府的第二把金交椅顯然已非他莫屬。

  耶和華的考驗:艱難組閣與執政理念

  然而,好事多磨。奧爾默特的接班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耶和華似乎還欲多加給這位“新主”一些考驗。前進黨雖然在大選中獲得了組閣權,但實際獲得的席位數量卻不盡人意,僅占了120席中的29席,與大選前預期的34席至36席的目標還相差甚遠。左翼工黨獲得20席,保住了議會中第二大黨的地位;沙斯黨和“以色列——我們的家園黨”這兩個右翼政黨則分別獲得12席和11席;由內塔尼亞胡所領導的昔日大黨——利庫德集團,則遭遇滑鐵盧僅僅獲得了12個議席。微弱的席位優勢使得組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燙手山芋,奧爾默特的單方面撤離約旦河西岸的主張,遭到了右翼政黨的強烈抵制。在壓力面前,新總理選擇了針鋒相對,明確表示將不歡迎抵制單方面撤離的政黨加入內閣,如此局勢下,組閣成了帶著鐐銬的舞蹈。擺在奧爾默特面前的選擇並不多,最大的可能是與工黨和中左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同時還將受到以在野身份出現的中右聯盟的杯葛。

  然而,奧爾默特還是完成了組閣。經過協商,前進黨最終同工黨等達成協議,組成了新一屆聯合政府。人們仿佛又從中看到了和平的希望。他主張談判解決巴以問題,呼籲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重回談判桌進行對話。在耶路撒冷問題上,奧爾默特內閣甚至計畫將大多數阿拉伯人社區歸還給巴勒斯坦人,奧爾默特希望通過劃定永久性邊界與巴勒斯坦進行分離,建立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穩定的猶太教國家。奧爾默特承諾將在2010年以前完成撤離,當然,前提是他所領導的前進黨能夠成功幹滿4年任期。在以色列這個政治充滿變數的國家中,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彌足艱辛,但奧爾默特還在堅持著自己當初的理念,仍在為實現巴以和平而辛苦奔勞。

  在與巴勒斯坦的談判上,奧爾默特的政策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他在堅持對哈馬斯等巴勒斯坦極端武裝勢力保持高壓態勢的同時,仍然向巴勒斯坦遞出了橄欖枝,提出和平談判的三項條件:巴勒斯坦方面必須成立一個能夠承認以色列的新政府來取代現在的巴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所領導的政府;巴方需要履行中東和平“路線圖”計畫;巴方需要釋放被俘虜的以軍士兵沙利特。和平的訊息已經發出,但是否能夠順利促成談判,恐怕終是成事在天了。

  與中國的深厚淵源

  奧爾默特與中國之間還有著難解的情結。19世紀末開始,歐洲排猶運動甚囂塵上,許多猶太人為了逃避迫害,紛紛從俄羅斯沿著西伯利亞鐵路逃往東北,一時間中國的哈爾濱成為了猶太人在遠東地區的樂土。上世紀20年代,哈爾濱的猶太人最多時達到2.5萬,他們在哈爾濱建立了自己完整的社會體系和宗教、文化、商業生活;當時的猶太會堂、學校、商場等典型猶太建築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1917年,奧爾默特的祖父約西弗•莫西福維奇•奧爾默特攜家人從俄國移居到哈爾濱市,一直到1941年病逝;奧爾默特的祖父母均安葬於哈爾濱市郊區皇山公墓內的猶太人墓區。而奧爾默特的父親莫迪凱•奧爾默特出生在哈爾濱,直到1932年因日軍佔領哈爾濱而致使猶太人再次受到排擠,才移居巴勒斯坦,成為以色列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農業技術專家,並在以建國後出任國會議員。奧爾默特的母親也來自哈爾濱,因此父母常在家中用中文交談,使得奧爾默特從小就受到中國文化的耳濡目染。

  與中國的深厚淵源,使得奧爾默特在政治上與中國有著先天的親近。2004年6月,時任以色列副總理兼工業貿易部部長的奧爾默特便應中方邀請,率領由以色列企業家組成的商務代表團訪華,並簽署了一系列的貿易和投資協議。而去年的11月22日,已成為以色列總理的他又在耶路撒冷會見了正在進行友好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會見中,奧爾默特毫不隱諱自己對中國的好感。他說:“以色列長期以來一直同中國保持著友好交往。兩國建交以來,雙方關係發展良好。以色列高度重視發展同中國的友好關係,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在黨際關係上,他還指出:“前進黨完全贊同在中共提出的黨際交往四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中共的關係,相信黨際交往的加強將促進國家關係的發展。”可以預見,在奧爾默特的領導下,中以兩國將在更加廣泛的合作中取得更為積極的成果,在國際事務中雙方將一如既往地保持協調,兩國友好的社會基礎也將在雙方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不斷鞏固。

  (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