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7年11月號,總第119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軟實力與中國的和平發展
主 辦:中國評論月刊

顧 問:徐鷹(中國評論月刊社務委員會主席)
        
主持人:郭震遠(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評論月刊學術委員)

策 劃:郭偉峰(中國評論月刊社長)
    周建閩(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

評論員:時殷弘(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徐緯地(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大校)
    李向陽(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李義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林利民(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
        主任)
    劉北成(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執行人:羅祥喜(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王 平(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時 間:二OO七年第十一次座談會(總第一一九次)
地 點:中國評論北京辦事處會議室



  郭震遠:開場白

主持人:郭震遠

  八十年代後期做綜合國力研究的時候,就已經涉及了軟實力包含的很多問題。首先,是文化因素在國家實力當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後,就是怎麽樣描述綜合國力裏面軟實力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提出來二十年了,但是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

  最近這兩年,軟實力問題又再度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對於這個熱門的話題,我們確實研究得不夠。今天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不可能一次就討論得非常深刻,而是要激起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時殷弘:中國在軟權力方面
      擁有甚麽和缺少甚麽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

  中國的崛起是和平崛起,而且至少在可見的將來仍將是如此。這也是中國政府採取並自覺遵守的基本戰略。

  中國的現實條件
  決定了必須高度重視軟權力

  從戰略層面上來講,和平崛起越來越明顯地成爲必需保持的大戰略。和平崛起在絕大部分時候、絕大部分方面,是依靠一個廣義的軟權力,也就是和平地、非軍事地詮釋資源和詮釋形勢--經濟力、外貿力、外交力,特別是通過外交綱領、外交風格、外交技能的吸引説服;還有其他柔性功能,像文化力,甚至移民力,還有國家發展成功本身,在我們的民族國家本身巨大之外,帶來的格外的威望力或者勸阻力、軟威懾等等。

  所有這些力量,或者詮釋的特徵,也就是廣義的軟權力特徵,在於它的非暴力傷害性、漸進累積性、廣泛彌漫性以及很大程度的互利性。那麽這樣的力量,是最不容易阻擋、最少引發強烈阻力、最小化的成本發生,且後果方面是相對最可接受的。因此,這在一定意義上是最無敵的力量。

  爲此,祗需要做下列兩條保持。第一就是軍事力量、軍事意志和軍事效能,這在某些至關緊要的、可能的緊急情況下,最爲緊要。這些東西在平時,起到遏阻最壞情況發生的威懾作用;再加上他們可能產生的威望、影響力,和偶爾必須的強制性外交能力,同樣至關重要。

  第二,和平地詮釋資源、發揮政治效應,有的時候不那麽完滿、不那麽高效,而且往往作用緩慢。但是儘管做了這兩條保留,和平地詮釋資源也就是廣義的軟權力,最大的好處就是相對成本低,而且效應相對經濟。中國資源不富,内外困難多,所以要格外地講究保持低成本。中國的抱負長遠偉大,應該更主要地傾向於廣義的軟權力所產生的相對經久的效應。

  軟權力對中國至關重要
  改革開放成就已證實此點

  軟權力是中國追求和平崛起的壓倒性的首要依靠。

  在世界政治發生很大變化的基本性質當中,主要依靠軟權力的廣義的和平崛起,或者說和平發展概念,有其堅實的基礎。中國崛起的一個至關緊要的源泉,已經首先得到了當今事實的充分證實。或者說得到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民族成就的證實。

  這就是國際政治理論家羅斯坎斯在一九八五年強調的所謂“貿易國的興起”,加上它所反映的國際政治很大部分機理的轉變傾向。這些機理轉變,比如説在一九七七年由複雜的互相依賴理論的提出者吉歐漢和奈,做了比較早的解釋和論述。

  世界政治基本性質的很大一部分轉變的傾向,主要就在於戰爭做為國家利益的有效工具的價值,與以往時代相比,在循序衰竭。國際關係的首要問題,日常的首要問題,越來越從領土、軍事安全,轉向經濟問題和所謂軟權力問題;國際經濟的相互影響的程度日益增大,國家在經濟、文化、外交和道義影響方面的表現,一般來説是越來越表現得比軍事重要。同時各種跨國的非傳統威脅日益突出,在這樣的變化之中,主要依靠廣義的軟權力的和平崛起,符合世界政治的基本潮流,具有獲得成功的相當大的基本保障。

  在狹義的軟權力方面
  中國並不樂觀且頗需努力

  與廣義的軟權力相對的是狹義的軟權力。就此而言,中國崛起的情勢,立刻就變得遠非樂觀。可以從中國真正可持續發展角度,從其基本的價值要求,來談論這個問題。

  現代歷史、當代世界都證明,重大歷史性創新,是一國可以成爲可持續的世界強國的一個根本的先決條件。因爲它關係到這個國家對世界歷史的貢獻,對外部世界的吸引力,和對本國人民的鼓舞力。而所有的這些,都是處在價值的層次上,或者說是在最大的狹義軟權力的層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