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8年8月號,總第128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普拉昌達:尼泊爾“草鞋革命”領導者
游浩雲(北京)
本刊特約撰述

普拉昌達


  2008年6月12日是尼泊爾歷史上值得記憶的日子:尼泊爾國王賈南德拉在尼泊爾各黨派共同敦促下最終離開王宮。實現了尼共毛(主義)黨領導人普拉昌達最初願望:“讓國王平靜退位,我們也會像中國共產黨對待末代皇帝溥儀一樣讓他過平民生活。因為歷史上對待國王不是砍頭就是監禁,非常殘忍,而中國共產黨對待皇帝卻創造了奇跡!”。尼泊爾國王賈南德拉交出皇冠,選出日離開皇宮,這些表明尼泊爾近240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徹底結束。同時,尼泊爾人民期待已久的民主聯邦制真正走上歷史日程。也表明了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黨領導遊擊戰爭取得勝利。

  尼泊爾首位農民革命家

  現年54歲的普拉昌達是尼泊爾傳奇人物,10多年鑽深山、打遊擊更讓他人生經歷充滿了神秘色彩。由於政府軍多次襲擊沒有成功,普拉昌達被傳說成神奇人物,甚至政府軍認為沒有這個人,祗是反政府軍編造出來的神人迷惑政府軍。事實上,普拉昌達祗是革命需要而取的化名,普拉昌達尼泊爾語是“凶猛的人”之意,他真實姓名叫普施帕•卡馬爾•達哈爾。

  普拉昌達1954年生於尼泊爾著名風景區博卡拉市附近的卡斯基,6歲移居尼泊爾第二大城市奇特旺市。父母都是農民,家裡祗有一小塊地和幾頭家畜。為了補貼家用,父親到印度打工,直到9歲普拉昌達才有機會上小學。孩提時代普拉昌達就孕育著推翻壓迫尼泊爾勞苦大眾的種姓制度,儘管他家族屬於最高種姓婆羅門。那時候尼泊爾是個封建王國,封建領主們乘坐著豪華車巡視他們領地,童年時代的他就目睹貧苦農民受剝削,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這為他未來改造這個國家埋下革命種子。1972年普拉昌達畢業於奇特旺農學院,回到家鄉博克拉擔任臨時教師,月薪150盧比,他的業餘愛好是足球、排球和乒乓球。為了養活父母、妻兒、6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普拉昌達做過私人貸款業務。1976年,普拉昌達加入共產黨,希望用“毛主義”來改變和他生活一樣的窮人命運,隨後他做了尼共全職幹部。

  中學時代普拉昌達開始接受共產主義理念,16歲時一位中學老師曾給他一本毛主席語錄,他研讀其中語句領悟其中精髓,對共產主義充滿憧憬。上世紀90年代參政前,他一直從事地下工作。1996年初,參政不久的普拉昌達還寄希望于議會鬥爭取得勝利,他向政府遞交了一份包括改善農民和社會底層人民生活條件在內的四十項要求,但是由於黨派鬥爭激烈加上國王獨斷專行而未被理睬。他逐漸意識到“祗有暴力革命,才能改變尼泊爾固有權力結構”。於是,從此普拉昌達脫離議會上山打遊擊,走上武裝革命的道路。10多年的遊擊生涯中,他以農村為根據地,以獲得農民等底層民眾支持作為鬥爭基礎,把地主土地分給農民,取消種姓政策,設立關卡自行徵稅。他們贏得了農民信任,建立起真正的地方人民政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