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透視
2008年8月號,總第128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戰略文化缺陷決定了美國霸權的必然衰落
趙景芳(北京)
國防大學防務學院講師、軍事學博士
  從歷史經驗上看,美國的歷史結局擺脫不了“絕對霸權必然絕對衰落”的歷史規律。無限度的地緣政治擴張遲早要達到頂點,這是由霸權主義戰略的內在矛盾所決定的。究其根源,美國霸權的衰退則在於其戰略文化上的缺陷。
  
  大戰略思維較弱
  表現為“有戰無略”
  
  西方向來擅長分析性思維,對事物的整體性判斷和認識能力較差。鈕先鍾指出,美國人缺乏戰略思維,計劃無長久性。(1)國內外許多學者都曾指出,美國“有戰無略”,缺乏戰略性思維,戰略籌劃缺乏長期性。

  首先,美國大戰略思維較弱主要表現在謀略思維不發達,常常“為戰而戰”。並且,美國因軍事力量強大,傾向不顧其他外交手段的應用和政治收益大小,祇要軍事力量可以實現目標,就排出其他手段的運用。結果,美國現實戰略行動由於不考慮戰爭中思想、文化因素而往往造成“消而不滅”、“勝而不利”、“和而不平”等結果。其次,美國人工程技術思維、管理思維發達,也往往會超越戰略思維。鈕先鍾認為,“美國人代表的是一個急功好利的民族,缺少遠大眼光,常犯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的毛病。美國文化是一個高度工業化社會的產品,一般美國人都是重技術而不重思想,重管理而不重戰略。”(2)尼克松指出,“傳統上,美國人一向不喜歡治國術。培訓外交官、軍事指揮員和情報分析員的進修學校都佈設綜合治國術課程。這些學校出來的畢業生對於細微的小事無所不曉,而對大事則一竅不通。”“治國本領是指能夠將我們的軍事力量、經濟實力、秘密行動能力、宣傳和外交等各方面的能力溶進一項符合我們總戰略的政策。”(3)此外,美國戰略思維簡單化、理想化傾向嚴重,也是美國缺乏大戰略思維的表現和結果。
  
  擴張性十分突出
  容易招致力量的濫用
  
  美國立國初期國家領土資源的無限廣闊,使美國人從一開始在資源佔有和使用上沒有任何緊缺感,從而形成了美國人無限擴張性性格的根基。歷史上,美國經歷了擴張-繁榮-再擴張-更大繁榮的發展過程,因此擴張一直是與獲取利益和拓展價值觀互為因果,被美國人看作是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保證和最自然不過事情。然而,擴張一旦超越合適的度,必然會走向增加美國戰略收益的反面,即邊際戰略收益將隨著美國擴張程度而遞減。

  當今在美國力量感很強的情況下,無限制擴張的衝動無疑是美國霸權的“軟肋”。保羅.肯尼迪在考察近五百年大國興衰的歷史後認為,大國衰落的根源往往在於過度擴張。很早以來,美國國內很多有識之士就多次警告美國要避免過度膨脹的野心。特別是冷戰後,作為當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級軍事和經濟大國,美國缺乏任何強有力對手的有效制約,因此帝國擴張的欲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公元前四百三十二年帕利克里索講過的話今天仍然適用:“我害怕的不是敵人的戰略,而是我們自己的錯誤。”據此,阿特認為,過度的擴張源於權力的傲慢。美國利益也要符合其他國家利益,確保這一點是避免走上帝國覆滅老路的最好辦法。(4)的確,像美國這樣強大的霸權國家,不免有做太多事情的誘惑。而我們可以說,美國霸權最可能衰落的外部戰略原因正是這種野心過度膨脹所造成的致命失策—過分擴張。


  崇尚實力
  傾向於傲慢與縱欲無度

  美國人迷信與崇拜實力,從而在擁有超強的實力感時傾向對外界事物充滿傲慢與偏見。法國神學家弗朗西斯.費內隆(一六五一—一七一五)曾指出,不能指望一個擁有超凡權力的國家長期保持彬彬有禮、舉止有度。(5)也可以說,過度的權力誘使它們肆意妄為、狂妄自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