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5年10月號,總第94期

【 第1頁 第2頁 】  
約瑟夫.拉青格:羅馬新教皇本篤十六世
齊雲鴻(北京)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各種因素對拉青格順利當選相對有利。此次有資格參加教皇選舉的一一五位樞機主教,分別來自世界五大洲的五十二個國家,其廣泛的地區代表性一度使選舉撲朔迷離。拉青格被選舉為新教皇,略微出人意料,但更多在情理之中。從歷史傳統看,羅馬教皇的繼任過程中存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交替的鐘擺現象,但由於約翰.保羅二世接近創記錄的漫長任期,使得他可以在其任期內一手提拔和培植接近其保守和傳統觀點的、幾乎所有具選舉權的樞機主教。在這樣的背景下,蕭規曹隨的保守派拉青格脫穎而出也就並非偶然了。拉青格是世界著名的大主教神學家,是少數幾個曾參加過上屆教皇選舉的樞機之一,並掌管教廷內部負責監督教義執行和教廷路線的信理部。他長期以來密切跟隨教義主張保守正統的約翰.保羅二世,主張捍衛正統天主教,堅決反對天主教改革,反對墮胎、避孕及婦女擔任神甫,因而深得其信任和支持。面對教廷內部的改革派,同樣主張維議教會信仰、抵制世俗改革的約翰.保羅二世便利用著意培養拉青格等保守主義者,並在逝世前後囑托要選出一位保守出義的新教皇。在本次選舉中,教廷內部最大的兩個地域集團「意大利派」和「拉美派」彼此不讓,也使拉青格有了機會當選新教皇。

  新教皇任重道遠

  拉青格當選教皇後,輿論認為他將繼續執行約翰.保羅二世的政策,推動跨宗教、國家、意識形態、政治派別的和解與對話,包括擴大天主教在中國的影響力,謀求逐步改善對華關係。保守派方面盛贊他思路清晰,而且立場堅定。拉青格的支持者指出,新教皇在納粹德的經歷使他堅信教會一定要代表真理和自由。對拉青格不滿的人則認為他代表了教會中壓制對話的力量,因而其當選也遭到了宗教改革派人士的批評,認為這對本已非常保守、僵化和集權的天主教教會來說「是一場災難」。歐美地區的自由派天主教徒則對拉青格的當選感到失望。他們本來希望教會可以重新思考有關同性戀、人工節育、使用安全套等問題。德國宗教評論人士庫伯認為新教皇可能導致教會領導層與普通信徒之間的分歧增大。他指出,本篤十六世是一個「科學家」,喜歡有理性的討論,而大多數天主教徒仍然向往可以感動教徒心靈的神父和主教。同時,這一結果並不符合原先人們對出現首位第三世界教皇的期望。拉青格有多年教區主教經歷,最近二十餘年一直在梵蒂岡工作,而教廷亟需一個有廣泛教區經歷的領袖。新任教皇目前最重要和迫切的工作就是任命教廷的各部會首長,使教廷盡快恢復正常運作。團結信眾是他的首要任務,新教皇將要同其它教會和宗教展開對話。新教皇稱其「首要任務」是通過實質行動團結信眾,「我們須通過實質行動,去感動人們的心靈,喚起人們的道德心。」他同時期望繼續與其它宗教人士「展開真誠對話」。

  鑒於主客觀方面因素,拉青格很可能將是一位過渡性教皇。他是一七三○年以來當選時年紀最大的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一九七年當選時才五十八歲,兩人當選時年紀整整相差二十歲。大多數樞機主教沒有選擇一個與前任年齡相仿的保守派新教皇,說明他們意識到天主教廷面臨現代社會的巨大挑戰,無法長期回避必要的「政治改革」和教會改革。也就是說,選出一個和約翰.保羅二世觀點非常相近的教皇,是梵蒂岡在近期維持穩定的需要,也是出於保證前任教皇歷史地位的需要。因為盡管約翰、保羅二世生前威望極高,但因其在任內曾長期阻止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五年第二次梵蒂岡主教會議決定的羅馬天主教「自由化」改革,而可能在身後受到歷史的苛責,新教皇無疑會大力避免非議前任教皇。同時選舉一個高齡的新教皇,則表明梵蒂岡或有意在不遠的將來創造變革機會。

  如何處理拒絕改革與凝聚教徒心志的關係是拉青格面臨的首要挑戰。天主教面臨現代社會的巨大變革,第二次梵蒂岡主教會議決定的「自由化」改革,是應付這一挑戰的歷史性決策。一九七八年的教皇選舉時,約翰.保羅二世被認為是貫徹這一改革的教皇,但這一適應社會漸流的「政治改革」並沒有發生,反而受到阻止。當前,天主教會面臨一系列的嚴峻挑戰:歐洲以及北美世俗化日益加速,天主教會卻堅持教士獨身、禁止冊封女教士、反對墮胎等等,造成天主教會後繼乏人;非洲艾滋病泛濫,伊斯蘭勢力不斷擴展,而梵蒂岡卻強制教徒禁用可以有效防止疾病傳染的避孕套;南美的左傾神學被壓制,天主教徒失望離心,教士人數銳減。的確,前任教皇的歷史威信和功德不可否認,但僅注重道德權威而忽視必要「政治改革」,可能加劇和積累內部矛盾,給後來者帶難題。《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因此紛紛評論,盡管美國天主教人口因大量拉美裔移民而持續增加,但教徒們在冊封女教士、教士結婚、避孕墮胎離婚等問題上與羅馬教廷的保守立場越來越遠,歐洲天主教社會的情況也不樂觀。如此下去,將對梵蒂岡領導天主教會的前途產生嚴重不利影響。

  處理梵蒂岡與中國的關係,也是拉青格的重要工作。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即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代表全國五百萬信徒發了賀電,希望新教皇為推進基督的救世工程,斷絕與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早日改善中梵關係。中國知名的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了新教皇的著作《基督徒導論》,列入「當代基督宗教譯叢」。中國政府表示,願意在中梵關係兩條基本原則基礎上改善同楚蒂岡的關係,一是梵必須斷絕同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梵蒂岡不得干涉中國內政,包括不以宗教事務為干涉中國內部事務。中方希望在新教皇領導下,梵方能為中梵關係的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