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18年2月號,總第242期

香港智庫的現狀與發展展望
  郭偉峰:開場白 

  今天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各位智庫大咖來討論香港的智庫建設和香港未來發展的關係。我們在不久前的時候開過一場,也談論了很多智庫的問題,這是第二場。  

  我記得2013年美國一所大學來香港調研,得出的結論是香港智庫的數量非常多,超過30家,在亞洲排名第6,當時這個新聞非常轟動,那是2013年的時候,現在已經過了三年多,我認為香港智庫早已超過30家,這三年香港智庫發展得很快速,增加了很多,如果從數量上看,我覺得香港智庫應該是鼎盛一時,這是有史以來最鼎盛的時期。  

  我對香港智庫是最有感覺的,我1985年就擔任中新社駐港記者,當時我們覺得最難採訪的就是香港學者,那個時候香港的學者才開始研究香港問題,但更多的是靠大陸學者來幫忙,當時大陸研究香港的學者非常多。北京、廣東的學者比較厲害。香港的智庫在回歸以前就有,但更多是像社團,而不是真正的智庫,香港智庫的歷史很短。如果把國際智庫的評價標準,把大陸智庫現在的評價標準,拿來用在香港的智庫上,那可能真的很差,但是按照香港智庫的發展情況來看,我覺得它有很大的優勢,有很大的特色,有很大的不同,同樣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香港智庫的宣傳、資金等問題,以及特區政府對智庫成果的重視程度的問題,確實跟其他地方不一樣,但這取決於香港本身就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城市,香港在財經與金融方面的發展還不錯,但在政治政策方面,以及在特區管治方面,不太具有全球意義,這也局限了香港智庫的發展。但香港是資訊中心,也是國際上各種活動的中心,香港培育了很多關注國際問題和區域問題的智庫,又具有一定的優勢。  

  香港智庫為維護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在香港的落實,在港言港,發揮重要的輿論引領作用,對智庫觀點的傳播也達到了歷史的最高點。  

  但如果不從這個角度來看,感覺不到香港智庫的意義在哪兒。在新的形勢下,香港社會面臨一個大的轉型,需要各種思想和觀點,當社會要進步,需要觀點來維持自己的運營、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時候,就會明白智庫是多麼重要。智庫的言論思想可以引領時代進步,所以我們在找差距的時候,也要反過來看自己的需求。  

  說心裡話,今天我們是有目的的在邀請各位,為什麼有目的呢?我覺得香港的智庫應該從分散走向合作,尤其是社會智庫,應該成立智庫聯盟,  

  香港的社會智庫具有這樣的特點:第一、以愛國愛港為基本原則,具有家國情懷,擁護支持基本法;第二、廣義上是民間性質的智庫,而非官方智庫,也非政黨組織的智庫,也不是政府財政撥款供養的智庫;第三、港人主辦,立足香港,關注大中國,具有融合兩岸及港澳的胸懷與思維。不符合上述三大條件者,則無需納入香港社會智庫陣營。這樣的社會智庫為數不少,影響力不可忽視,如果得以構建社會智庫聯盟,則能聚集思想能量,彰顯智庫力量。  

  這一類的社會智庫聯盟,應該是彼此互相尊重,公平相待,不分大小,平起平坐。在面臨社會重大問題發生之際,凝聚共識,以研討會、早餐會、觀點發佈會、社交媒體平台等形式,及時發表見解、發出聲音。在中央以及特區政府重大課題研究方面,可以形成合力,以互補機制運行。總之,香港社會智庫聯盟平台一旦構建,必能形成核心推動力以及統籌規劃和引領作用。  

  此外,我還建議討論籌建香港“大灣區智庫”的問題。“粵港澳大灣區”在香港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心中無數,在“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中,香港沒有具有足夠實力的研究機構來應對,來出思想、提建議。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中,存在雙向融合的思維:與內地融合,與國際融合。因此,香港自身具有重大的優勢,尤其是在國際融合的思想思路上,香港智庫應起到領先的作用,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沒有具有規模、具有思想創造力的一流智庫,香港將被繼續邊緣化。另外,非香港智庫在內地政策及實力方面的認識相當精密,但是缺乏國際方面的思想貢獻。香港如果成立“大灣區智庫”,則要從國際學界、智庫界廣聘人才,補足國際思維。這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化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所以,香港籌組“大灣區智庫”勢在必行。 ……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