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分析
2018年3月號,總第243期

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回顧與展望
王勇(廈門)
博士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秘書長、經濟一體化平台副教授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985”工程台灣研究創新基地成員
  伴隨著2014年下半年以來大陸經濟步入“新常態”,尤其是2016年5月台灣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執政後執行一系列“去中國化”的兩岸經濟政策,兩岸經濟關係由此開始步入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的“深水區”,兩岸經濟關係轉型發展也開始經歷“陣痛期”。儘管如此,由於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存在較大的“先天”互補優勢,加之兩岸擁有獨特的同文同種天然聯結,因此,兩岸經濟實現融合發展仍是大勢所趨。 

  一、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歷史軌跡 

  1980年代中後期以來,伴隨著台灣經濟逐步邁向轉型期,台灣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加工出口基地。與此同時,在台灣島內第三產業尤其是金融保險業迅速發展的形勢下,台灣傳統加工出口企業開始不斷向外轉移,其中,大陸由於擁有與台灣相近的地緣和人文元素,尤其是擁有較為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逐步成為台灣傳統產業向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基於此,台商向大陸投資客觀上促進了兩岸經濟聯繫的加強和兩岸產業分工體系的形成,並促成台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的進一步提高。而且,隨著台商在大陸投資的拓展,其在大陸的經營日趨“本土化”,使得台商轉移企業和投資事業的生產營業對大陸的依賴程度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深人發展和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增長,吸引台商在大陸投資發展的政策環境和法制條件、基礎設施建設等經濟環境日臻完善和優越,對台商在大陸投資的進一步發展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從而推動台商在大陸投資的進一步發展。……
(全文請參閲中國評論新聞網: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