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6年12月號,總第108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潘基文——任重道遠的聯合國新秘書長
馬經緯(洛陽)
本刊特約撰述

2006年10月13日,潘基文被正式任命為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

  二OO六年十月十三日,現年六十二歲的韓國外長潘基文被正式任命為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潘基文究系何許人也?他勝出的奧妙何在,意義如何?他又面臨著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爭鳴”到“獨唱”

  由於聯合國現任秘書長科菲•安南的第二任期將於2006年12月31日屆滿,而安南本人也早已宣佈不再競選連任,因此,對下任秘書長一職的爭奪從二OO六年初開始便已迅速展開。在眾多的參選者當中,韓國的潘基文在角逐中逐漸脫穎而出。7月24日,安理會對當時的四位正式秘書長候選人進行了首次意向性投票,這標誌著秘書長選舉程式正式啟動。

  在此後的9月14日、9月28日、10月2日的意向性投票中,潘基文一直領先,且贊成票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在10月2日的第四輪投票中,他贏得了包括5個常任理事國在內的14個安理會理事國的支持。隨後,來自斯里蘭卡的達納帕拉、約旦的紮伊德、阿富汗的加尼、印度的塔魯爾、拉脫維亞的維琪耶—弗賴貝加、泰國的素拉格紛紛宣佈退出競選。因此,進入秘書長職位角逐戰的最後階段時,潘基文已成為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唯一人選,這也使得下任秘書長人選變得沒有任何懸念。13日下午,在第61屆聯大任命聯合國秘書長的全體會議上,192個會員國的代表以鼓掌方式通過了任命決議。潘基文將從2007年1月1日開始履行秘書長職責,任期5年。

  在正式投票前只剩下一名秘書長候選人,在聯合國歷史上還是頭一遭。回首往事,秘書長的產生無一不經過無數輪的折沖、否決和等待:從1971年離聖誕節只有三天時瓦爾德海姆的“臨時披掛上陣”,到1981年瓦爾德海姆與薩利姆在長期僵持後雙雙退出競選,再到加利尋求連任時的黯然鎩羽……對照這些前車之鑒,潘基文如此異乎尋常的順利當選,自然讓人非常驚訝。

  “天時、地利、人和”大比拼,潘基文一選定乾坤

  有評論家稱,潘基文在爭奪戰中能一舉順利勝出,表明他已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此言可謂一針見血。在聯合國60多年的選舉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些關於秘書長選舉的成文或不成文慣例,而潘基文則基本上合乎這些慣例所要求的條件,這是其他候選人做不到的。

  首先,聯合國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兩大傳統規則——地區輪換制和秘書長不來自安理會“五常”——發揮了重要作用。“地區輪換”的含義是:秘書長人選來自的地區以洲為單位,每隔10年應輪換一次。由於自1971年底緬甸的吳丹卸任以來,亞洲國家已經有34年無人擔任秘書長一職,故“按照地區輪換制、下任秘書長人選應來自亞洲”已成為各成員國的共識。韓國也不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故潘基文很輕鬆的滿足了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順應了“天時”。

  其次,要安理會和大會兩關兼過。《聯合國憲章》第97條規定:“秘書長應由大會經安全理事會推薦委派之。”這就是說,秘書長需要先由安理會推薦,然後由大會任命;換言之,只有得到安理會和大會兩者支持的人才能最終當選秘書長。而在安理會又存在著兩種否決權:一種是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聯合國憲章》規定,只要有一個常任理事國對某一項決議投反對票(包括秘書長選舉),則該決議就不能通過。另一種是非常任理事國的集體否決權。《聯合國憲章》規定,一項決議在得到九理事國之可決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時才能通過;也就是說,即使全體常任理事國都同意,但如果因為有7個非常任理事國反對或者棄權、因而得不到9張“可決票”,那麼該決議同樣不能通過。這一點可說是決定秘書長候選人能否最終入選的決定點,而常任理事國的一致票更是重中之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