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吉壽:建構兩岸共有身份 攻心為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23 01:00:40


福建省台灣研究會秘書長、研究員李吉壽
  中評社廈門9月23日電(記者 鄧冠英)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台灣研究新跨越新學術研討會”上,福建省台灣研究會秘書長、研究員李吉壽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保障與動力”為題發表演講認為,兩岸關係新的發展性因素有賴於建構身份認同,和平統一就是要實現兩岸高階政治身份的共有,所以建構共有身份只需著眼於與此緊密攸關的部分身份,而不是追求數量的多寡和層次的高低。共有身份在數量上無需超過,在層次上也無需壓倒兩岸各自的自有身份,共有身份和自有身份完全可以共存。因此,“兩制”作為各自的自有身份,完全不會也無必要被“一國”的共有身份取代。兩岸將在民心所向、方向一致和不可逆轉三個因素的作用下走向和平統一。

  第一,民心所向。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早已不是雙方執政黨或者當局通過精英接觸、政策執行或者經濟合作就可以有效控制的。大陸的對台政策如欲左右兩岸關係發展方向,就必須著力於台灣的民心,消除民眾普遍的“恐中”心理,也就是“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民心如流水,爭取民心的工作必然是長期而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一個堅定而清晰的戰略意識。民心的因素只能由建構身份認同來加以培養,也只有與身份認同相關的政策能作用於台灣民心,在清晰的戰略意識指導下,這些政策的效果就是讓和平統一成為不可阻擋的民心所向。

  其二,方向一致。兩岸致力於不同方向的和平發展制度化,長期下去可能造成制度化進程異化,並可能偏離和平統一的方向。一方的政策力道對於另一方而言是助力還是壓力,一定程度上有其客觀性,但更多的是主觀判斷。主觀判斷的根本依據則是身份認同的歸屬選擇。所以,建構身份認同所產生的方向一致這一屬性,將使雙方的互動在制度化過程中,心理和行為自覺互相調適,兩岸關係制度化走向和平統一得到重要保障。

  其三,不可逆轉。建構身份認同除了主觀戰略意識之外,還需要歷史文化等諸多無法人為變更的客觀因素參與,所以身份認同具有相當程度的不可逆轉性,也就是最大的穩定性。不可逆轉的穩定性,有利於當前兩岸關係中所有發展性因素的繼續鞏固,又有利於新的的發展性因素進一步成長,是兩岸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的根本保障。

  當然,“和平統一”必然包含“一國兩制”。建構身份認同在實踐上就是建構兩岸共有的身份,但共有身份無需消除各自的自有身份,建構身份認同並非急迫實現完全統一,也非試圖消滅“兩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