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農村聚餐須報備:無關歧視關乎安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31 19:17:51


  農村一直是食品安全監管的盲區。不少假冒偽劣的食品,其流向地便是農村,農村紅白喜事的聚餐,也偶爾爆出集體性中毒事件。監管者顯然不能再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應該採取一定的行動,完善農村的監管體系。

  周口的決策,是一種積極的制度回應,顯然是為了更好地確保農村的聚餐安全,這是可貴的監管進步。不過遺憾的是,有人認為這是對農村的一種歧視,並借此反問:為何城鎮裡聚餐不要報備呢?這樣的質疑,未免有些過於敏感了。

  農村聚餐報備,早已是一種制度常態。如陝西規定,聚餐人數超50人要提前3天報告;山東甚至直接規定,農村紅白喜事聚餐都要申報備案;此外,甘肅、浙江磐安、福建、貴州黔南州等地,均規定農村聚餐50人以上要報備。你能說,這些制度規定都是對農村的歧視嗎?顯然不是。很客觀地說,農村聚餐要備案,不過是食品安全監管觸角前移的寫照而已。

  現在問題的關鍵是,這樣的制度規定誰來監管?誰來負責?如果村民就是不報備又能怎麼地?農村的面積這麼廣、範圍這麼大,即便有監管者,其又如何監管?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不容忽視的。畢竟,這不僅關於“聚餐報備制度”的實施效果,更關乎農村的食品安全。倘若這淪為一紙空文,便會消解制度的善意初衷。

  簡而言之,農村聚餐報備,無關歧視關乎安全。畢竟,與城鎮聚餐相比,農村的食品安全本身就處於監管的真空地帶。城鎮裡的聚餐,大多是在各大酒店、飯店舉行,即便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也很容易找到責任主體;而農村則不一樣,一旦出現集體性中毒事件,的確很難找出始作俑者。因而,無需對“農村聚餐報備”這樣的制度過於敏感,這不過是呵護農村食品安全的又一屏障罷了,並沒有攜帶什麼歧視的味道。(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龍敏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