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八年抗戰 筆墨凝聚民族力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30 09:26:29


抗戰時重慶舊影(來源:網絡資料)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魯迅說,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

  據新華社報道,抗戰時期,重慶集中了當時中國大部分文壇精英,他們在流亡重慶的歲月裡,歷經了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眾多文學名家拿起筆,用血用心寫下了眾多名篇名作,就像寒夜中的明燈,在黑暗中閃耀著希望的光,給讀者帶來溫暖、帶來鼓舞、帶來力量。

  “緊急警報發出後快半點鐘了,天空裡隱隱約約地響著飛機的聲音,街上很靜,沒有一點亮光。”一九四四年秋冬之際的一個夜晚,防空警報解除後一兩個小時,在重慶民國路文化生活出版社樓下一間小得不能再小的屋子裡,一位40歲的中年人點起一支蠟燭,拿起毛筆,寫下了這行文字。

  這行文字是小說《寒夜》的開篇。這是作家巴金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這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名著就誕生於戰時重慶的一個寒夜。

  抗戰爆發後,隨著國民政府後撤遷都,中國的文化中心也轉移到重慶。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老舍、曹禺等一批文壇巨匠陸續來到山城。在頭頂敵機的轟鳴聲中,他們握緊了手中的筆,用力寫下艱苦卓絕的抗戰和中華民族不屈的信念。

  《寒夜》講的是一個貧苦的患肺結核的知識分子的故事。故事的地點就圍繞著巴金所住的這座樓和附近的幾條街進行,而時間從1944年暮秋初冬一直到1945年冬天。

  那時候,巴金和妻子蕭珊住在出版社門市部樓梯下一個七八平方米的小屋裡。在這間“老鼠整夜不停地在三合土的地下打洞”的小屋裡,巴金不斷地觀察上下四方發生的一切。

  躲警報,喝酒,吵架,生病,物價飛漲,生活困難,戰場失利,人心惶惶……巴金把普通百姓的真實生活以及他自己的生活都寫進小說。《寒夜》開篇裡主人公汪文宣躲警報的冷清清的場面正是巴金在動筆前一兩小時中親眼見到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