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法律必須“牙尖齒銳”
http://www.CRNTT.com   2020-02-28 13:38:36


  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也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汹汹,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重大影響。目前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的科學證據證明,新冠肺炎完全是由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造成的,但基於目前的科學研究,基本可判斷新冠肺炎病毒原始宿主來源於野生動物。因此,“野味”“蝙蝠”與“新型冠狀病毒”一樣,成了關注熱度最高的詞匯。

  為了全面禁止和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衆生命健康安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衆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對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要在現行法律基礎上加重處罰,以體現更加嚴格的管理和嚴厲打擊。就這個《決定》的立法精神、立法背景、重大意義,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等話題,法治周末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

體現了風險預防和科學治理的法律原則

  記者:目前還沒有百分之百科學證據證明,新冠肺炎完全是由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造成的,為什麼還做出這個《決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基於目前的科學研究,穿山甲體內病毒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達99%,一個雲南的蝙蝠樣本體內病毒與新冠病毒的相似度達到96%,這說明新冠病毒原始宿主基本確定來源於野生動物。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形勢的嚴峻性,我們不能因為相似度不到百分之百就不采取或者延遲采取預防性措施。對於這個問題,1992年的《聯合國裡約環境與發展宣言》第15條建立了“風險預防”原則,即“國家應依據其能力廣泛地采用風險預防辦法以保護環境,遇有嚴重或不可逆轉的損害威脅時,不得以缺乏完全的科學確定性為理由推遲采取符合成本效益、且能防止環境惡化的措施。《生物多樣性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也確認了風險預防原則。我國是這幾個條約的締約國,應當遵守該原則,并開展國內立法,將其轉化為《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動物防疫法》的基本原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