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嶺南民歌知多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0 11:56:30  


  中評社廣州10月10日訊 地區性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發展中,經過人民口頭傳唱的千錘百煉而形成的民間歌曲,往往像“化石”般,留存著歷史文化發展的蹤跡。廣東的民歌千姿百態,是遠古文明發展在百越先民生活中結合的傳承,隨著語言方音發展的繁衍,特別是粵語、潮語、客語幾個方言支系的語音、字調的鮮明反差,衍生成音調和結構形態相異的百十個不同的歌種遍布南粵大地。

  粵東漁歌 

  潮汕方言的漁歌,當地稱之為“鮜船歌”,以其玲瓏透剔的旋律和獨特俊俏的襯詞村腔而稱著於全省民歌歌種之林。千百年來流傳於粵東沿海閩南語系的漁港,從海陸豐地區的汕尾、甲子、碣石,沿著海岸線西傳至惠東的港口等淺海作業區眾多漁港。數以百計的不同旋律的曲目,展示其音樂性蘊含之豐富多采。以現有采錄得的曲目和民問傳唱情況看,未見勞動號子性曲目,且更多是漁港岸上的抒情歌謠。當地婦女善歌,傳統習俗並不出海,且有個別半職業民閫藝人出現。從音樂結構看,與潮汕古戲曲唱腔存在著可尋的血緣關係。除上述潮語漁歌外,省內還有陽江用粵語演唱的閘渡漁歌。更有海南島獨特的臨高方言演唱的臨高漁歌,當地稱為“哩哩美”調。由其襯詞襯腔而得名,音樂結構形態上自成一格。 

  客家山歌 

  千腔百調的客家山歌是廣東省民歌中傳唱地域最廣的歌種。主要流傳於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蕉嶺、平遠等所有客家方言地區,遠至粵北、粵中、粵西、海南。其中以興梅山歌具代表性,如梅縣的鬆口山歌、興寧的水口山歌、石馬山歌、羅崗山歌等。這些山歌多有正板、快板、叠板、四旬八節和吆號子等板式。傳統有“駁山歌”、“山歌擂台”等即興創詞的賽歌活動,從古至今產生過不少文學性很高的山歌詞,有不少文學家、民俗學家采錄編纂成集。此外,還有粵語方言山歌,流傳於高州、茂名等粵中、粵西一帶,雷州半島的山歌則稱雷歌或雷州謳歌;海南儋縣以儋州方言演唱的,稱為儋州山歌等。

  鹹水歌與高棠 

  鹹水歌是粵語方言地區流傳最廣的歌種。盛行珠江三角洲,特別是廣闊無垠的沙田水鄉,遠及粵西一帶,往往由於生活勞動的方式不同和方言相異而形成各地不盡相同的歌腔,如中山的《大繒歌》、《姑妹歌》;順德的《擔傘歌》等等,還有古腔與今腔之別。鹹水歌在水鄉農村和水上居民(蛋家)的歌唱生活中,往往採取對唱、賽歌、鹹水歌擂台等,即興對答的口頭文學創作方式,且並非按固定旋律填詞,而是按固定的結構格式和基本的調式、旋法和終止式演唱,俗稱“問字求腔”,按方言字調(平仄)的音高走向而形成曲調。高棠歌是與鹹水歌並行的另一歌種,由於同受廣州方言語音限制而形成近似於鹹水歌,成水歌覆蓋地域又廣於高棠歌,故長期被誤認為高棠歌是鹹水歌的一個支系。其實兩者是不同文化源的兩個歌種。民間歌手早就認為“高棠歌古老於鹹水歌”,只是未受注意。高棠歌原來只在婚嫁慶典中演唱,到近代才在賽歌中引入與鹹水歌混用。80年代已有民族音樂學者從比較音樂學的角度,論證兩者在音樂結構形態上的區別,在終止式上,雖然同為微調式,而高棠歌卻以“徵——商——微”結束而別於鹹水歌的“徵——官——徵”的典型縛止式,從不混同。從而追溯其“高棠”一詞,提出屬於遠古越棠人音樂文化傳承的學術見解,認為是古代甘棠人經粵西北“連州古道”南徙人粵的族系遺留下來的古老歌種。 

  粵中、粵西賣雞調

  嶺南賣雞調,即《靈雞語》、《禾樓歌》。是粵中台(山)開(平)新(會)地區直到粵西化州、廉江、鬱南、羅定,遠及廣西北海地區,流傳甚廣。原來是“跳禾樓”祭祀活動中歌舞者演唱的《靈雞語》,有時為對歌形式,近代已淡化為該地區最廣泛的民歌歌種。從其傳統以“禾穀夫人”為主要神祗的追源,“靈雞”實際上是“鳥祀”圖騰演化而成“雞祀”,有學者提出屬於長江以南遠古百越先民中的於越、吳越族系稻作文化衍生而來。近代台、開、新的賣雞調廣泛演唱中,巳從祀祭儀式的唱腔演化為家喻戶曉的民歌活動,並發展為象開平的《懶婆娘》等教喻性的新民歌。

  粵北民間歌舞

  在粵北韶關地區的廣闊地帶,從南雄、仁化、始興,沿著粵贛湘邊直到連州、連南、陽山,流傳著春牛、紙馬、馬燈、花燈、采茶、花鼓、搖船歌等眾多的民間歌舞演唱活動。循著各自不同的音樂文化源流發展,傳統風俗主要在春節期間表演,間或有半職業的民間藝人,但近代已成為粵北地區民間歌唱活動的普遍方式了。另外,與眾多歌舞演唱相輝映的還有盛行於仁化的月姐歌堂活動,《月姐歌》有豐富多采的曲牌,每年中秋節婦女都組織歌堂賽歌,故粵北民俗典籍有“男人跳正月,婦女唱八月”的記載。 

  儋州調聲

  海南儋縣調聲,只在儋州方言小區域中傳唱,但卻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富多采的曲調而著稱。調聲演唱有時歌者數人手牽手擺動和搖晃身段,生動而風趣。調聲有不斷創新的傳統,民間歌手歷來都善於吸納新的音調,甚至吸收外來歌謠的歌句,融匯入調聲的風格,採取種種結構手法創新曲調。且有半職業性“歌師”的傳承,對創新起作用。有民間歌手認為調聲有不下千種不同的曲調,且還在不斷地創新。 

  此外,廣東漢族還有眾多的勞動號子、城鎮小調以及不同的兒歌、牧歌,還有宗教歌曲等等。同時,境內眾多的少數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極其豐富而且是遠古傳承而來的各族民歌。其中:海南黎族民歌,有數以百計的曲目,東方縣並有“三月三”歌墟盛況;粵北瑤族歌舞,特別是著名的八月十六《耍歌堂》(又稱《優嗨歌》);還有音調秀麗的佘族民歌、壯族的《年晚歌》與《坐歌堂》等等,與千姿百態的漢族民歌,編織成一座宏偉的民間音樂寶庫。 

  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