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許子東:重讀文革作品仍有社會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1 09:12:01  


現代文學研究同行,左起許子東、黃子平、吳福輝、王曉明、錢理群、陳思和。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許子東,浙江天台人,上海出生,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鬱達夫研究、張愛玲研究、“文革”小說研究等,著有《鬱達夫新論》、《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香港短篇小說初探》、《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等;2000年起擔任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嘉賓。

  學術研究傳承著一個社會的精神文化價值,為我們重新展開逝去的那些生活世界,展開那些已經凝固的偉大思想。但以學術為業的學人們是一群寂寞的前行者,沒有太多的鮮花和掌聲,板凳坐得十年冷,方能小有成就。尤其在當下,學術顯然並不是求取名利的優選途徑,選擇學術,其實就是選擇了一種清苦的生活方式,因此,以學術為志業就需要很深的定力。

  2013年,“大家訪談”新開辟的“問學錄”專題著眼於學術名家的求學、治學往事,追溯他們的治學之路,並試圖從他們身上,尋找真正的學術之途。我們希望展現的是,在一個越來越急功近利的社會,有這麼一群人,埋首學術,在默默守護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對許子東的採訪,是在他位於深圳的家中進行的。那裡離深圳灣不遠。開車大概半小時,便能到位於屯門的香港嶺南大學。這幾乎是許子東當前最主要的生活半徑。周一到周五,他住在香港的邊緣;周六周日,他又住在大陸的邊緣。

  “這個很難說清楚,到處都不是自己人。”站在自己頗具現代感裝修的家中,當記者問到身份問題時,許子東回答得有點猶豫。“你說我是香港人吧,我不會講地道廣東話,也融入不了地道的廣東的生活方式;說我是上海人吧,我現在很少回去,也沒有人承認你,你一回去,人家就問,你什麼時候回香港,像要趕著走的樣子;至於深圳,更不可能是有認同的地方。最後只能廣義說自己是個中國讀書人了。”

  所以有人說許子東是“一個被徹底‘邊緣’的大學教授”,似乎有那麼幾分道理。尤其當他成為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的固定嘉賓後,許多人儼然將其視為一名主持人,或者是所謂的“公知”。“那是幻象,別看《鏘鏘三人行》好像每天都在播,其實它根本花不了我多少時間。”許子東搖著手說,電視始終只是他的副業,學術研究和教學一直占據著他時間的大頭,“如果你的學術能始終保持很高的水準,又有機會讓更多人知道你對人生、對社會、對學術發表一些看法的話,Whynot?”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