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媒:中國嘗試回歸“腳踏”出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4 11:44:57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美媒稱,就在幾十年前,中國的城市裡還有川流不息的自行車大軍。作為穿越城市道路的一個工具,自行車是最合適的。它們很廉價(中國以前還很窮),中國的城市又很緊凑,靠自行車也完全可以通行。直到1986年,還有63%的北京人將自行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

  據彭博社10月12日報道,然而到了2012年,這個比例降到了14%。從1990年到2010年,全國的自行車使用比例每年減少2%到5%。

  報道稱,這種減少的原因很明顯。過去30年來,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大大增加,因為中國人富起來了,希望在越來越龐大的城市中尋找更高效舒適的出行方式。然而,最近十年來,汽車數量的猛增也給中國的城市帶來了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問題。隨著道路越來越擁擠,民眾、企業家和政府都開始尋找替代選擇。

  自行車——尤其是自行車共享項目——開始重新成為了最有前途的方式。根據彭博社的調查,就在過去兩周裡,中國的兩個最大的自行車共享服務公司就獲得了2億美元的融資,其中ofo公司的估值達到了5億美元。滴滴公司向ofo投資1億美元,並在考慮是否要將該公司的7萬輛自行車和每天50萬次的使用量納入其APP。

報道稱,簡陋的自行車看起來本不像是中國技術投資者的目標。不僅是因為兩輪車不太能結合新技術,還因為這是種被機動車消費所超越的讓人感覺落後的交通工具。上海就禁止自行車進入市中心,為的是讓汽車能夠更方便地通行。這一舉措背後的態度在2010年中國的一個相親電視節目中得到了形象的體現,一名嘉賓對她的藍領追求者說:“我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這句話在網絡上瘋傳。

  不過,隨著交通和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汽車的地位開始受到了打擊,交通管理者開始重新審視他們對公共交通的可敬承諾。與此同時,他們面對著一個各國管理者都要面對的問題:通常人住得離公交或地鐵站越遠,他們使用公共交通的幾率就越小。這種距離被稱為“頭一英里/最後一英里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成了各國的一個首要任務。

  報道稱,在中國,自行車分享成了一個解決的捷徑。自行車分享項目的起源地荷蘭一開始的理想設想是:能把自行車停在阿姆斯特丹的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用。然而不出意料,很多自行車被盜,項目不得不終止。新一代的自行車分享項目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才出現,新系統需要磁卡來解鎖租車。現在全世界各地的數百個城市有著這種系統的不同版本。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