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115歲哥大中文圖書館:資格最老 特色最濃
http://www.CRNTT.com   2017-12-22 12:06:43


許多學者利用哥大中文藏書撰寫論文和研究課題。
許多中文資料獨一無二。
  中評社香港12月22日電/2017年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創辦115周年。當地時間11月27日,哥大東亞研究所邀請北京大學圖書館史、歷史文獻學教授王餘光在哥大講座,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中國僑網報道,哥大東亞圖書館中文部主任、東亞研究所研究員王成志博士表示,哥大中文圖書館在美國成立最早。

  “許多哥大學生及來哥大查閱歷史資料的學者,對哥大豐富和獨特的中文收藏驚詫不已。”他表示,這是中美先賢努力搜求的結果,也是百餘年辛苦的積攢和珍藏。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程健說,隨著美中交流的日益增多,現在請求到哥大圖書館查閱數據的中國學者很多,“每個星期都有,有時一天要寫20多封回信”。他表示,這也是海外中文圖書館的功能,讓中華歷史和文化得以保留和傳承。

王成志說,哥大中文圖書館從1902年清廷贈送的5400册的《古今圖書集成》開館書籍,發展到現有110萬册紙本館藏書籍。東亞館一半以上為中文書刊,外加影視數據以及數目龐大的電子數據。同時,圖書館也收集各種檔案特藏資源,包括書信、照片、文件、老電影和各種小册子等。若要都算起來,數量更多。

  他說,即使單說中文期刊雜誌,哥大總共有20幾個圖書館,東亞圖書館期刊雜誌占到哥大整個刊物總量三分之二,而在東亞圖書館中,中文期刊又占總體的三分之二以上,故中文期刊雜誌,加上老刊,占哥大期刊雜誌總量的六成。“這是因為大中華地區歷史悠久,典籍眾多,期刊雜誌也多。”

  無數著作誕生於此

  王成志透露,無數學者利用哥大圖書館寫出博士論文和專著。著名學者胡適在哥大主修政治,副修漢學,就是用哥大中文圖書館數據完成博士論文。

  著名漢學家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序言中就直接說,哥大現代中國小說和小說期刊的收藏最豐富,對他的研究大有益處。

  據悉,早期海外中文圖書館主要收藏以經史子集為主的人文科學圖書文獻,包括中國哲學、國學經典和語言、文學專著。自1930年代始,哥大中文圖書館收集家譜和地方志數量比較多,也比較有系統。後來由於中國研究全方位發展,圖書收藏從傳統人文科學到人文、社科,甚至多學科、跨學科轉變。

  中國崛起後,美國學習中文、研究中國形成熱潮。21世紀初開始,哥大選修中國研究有關課程的人次,每學期平均達1300人。現在攻讀與中國有關的博士、碩士也越來越多,相關教授也隨之增加,“以中國研究為專職的哥大教授和研究員現有近60人”。

  王成志說,哥大中文圖書館是一個研究型圖書館,裡面藏有許多獨一無二的資料。比如幾乎全套的1930年代的女性雜誌《玲瓏》。他說:“如果要研究一些民國的課題,非要來哥大中文圖書館不可。”他說,哥大東亞圖書館藏有不少獨一無二的中國門神紙馬、甲骨文等。同時,外交家顧維鈞,以及張學良的數據也在哥大。

  口述歷史研究發祥地

  哥大是美國口述歷史研究的發祥地。從1950年代開始,哥大首創中國口述歷史項目。東亞研究所所長韋慕庭(Clarence Martin Wilbur)和經濟學教授何廉領導大批哥大中國研究教授、學者和博、碩士生做以民國政要為主口述史。除口述史外,又征集大量歷史檔案文獻。“中國口述歷史項目的海量數據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說,由於關於中國的許多數據存在於哥大圖書館,幾乎天天都有中國學者在哥大查閱資料。例如,中國學者楊天石曾經在哥大上學和做民國研究。最近幾年復旦大學吳景平教授及其博、碩生每個夏天都來,浙江大學陳紅民教授也在哥大做過研究,最近剛返回。除哥大師生和訪問學者外,紐約有許多獨立學者,專門研究和寫作中國問題,經常來哥大圖書館查數據。

  程健說,哥大東亞圖書館現有中文藏書110萬本,與國會圖書館、哈佛燕京圖書館、柏克萊加大東亞圖書館共同成為美國收藏東亞研究圖書最多的四家圖書館。他說,哥大中文圖書館的建立也有李鴻章的一份功勞。1901年11月3日,李鴻章代表慈禧太后簽字批准,向哥大捐贈《古今圖書全集》一套。李鴻章簽字四天後,就去世了。

  清政府送第一批中文書

  王成志說,1901年,一個普通中國勞工丁龍將其畢生積蓄1.2萬美元,寄給哥大校長,希望哥大開設中國語言文化課程。丁龍的捐贈感動了其服務的雇主卡本蒂爾(Horace Carpentier),卡本蒂爾於1902年向哥大慷慨捐贈10萬美元。丁龍的捐贈也影響了卡本蒂爾的另一位中國傭人,也向哥大捐贈1000美元,相等於普通勞工四、五年的工資。

  他指出,哥大設立中文系和中文圖書館與哥大歷史上的兩位校長有關。遷到紐約上西城的第一位校長是羅校長(Seth Low),任期是1890年至1902年。這位羅校長同意創辦中文系,但是表示沒有中文書,於是向美國駐華公使康格(Edwin H. Conger,1843-1927)求救,康格代表哥倫比亞大學向中國清政府求書。1902年,哥大中文圖書館(Chinese Library)和中文系(Chinese Department)同時成立。他說,若以中文圖書館命名來說,哥大中文圖書館為北美第一家。

  羅校長與中國關係密切,其家族為19世紀後期紐約最大的中國貿易商,他的爺爺輩和父輩多人參與創辦和管理旗昌洋行。羅校長在退休前,確定建立以普通華工命名的丁龍中文講座教授職位,創辦了中文系和中文圖書館。

  第二位校長是巴特勒(Nicholas Butler),從1902年接任,直至1945年,長達43年,期間中國留學生大增,成為哥大最大的國際學生群體。1935年,巴特勒校長被上海《大陸報》選為美國對中國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他表示,直至二、三十年後,哥大才開始收藏日文和韓文書刊。1928年圖書館改稱中文日文圖書館,1935年改稱東亞圖書館,而“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的館藏印章一直用到1950年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