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以貫之堅持走自己的路
http://www.CRNTT.com   2019-05-21 08:14:48


迅速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願望,以及發現中國與世界發展的差距正在拉大的巨大壓力,成為中國共產黨在1978年以後突破傳統束縛、推動改革開放的最大動力。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艱辛探索。實踐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我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一以貫之堅持走自己的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1978年以前的探索與實踐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武力文章表示,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近代一百多年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華民族以新的面貌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沒收官僚資本、統一財經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為新中國奠定了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基礎。但是,中國生產力水平落後、人均資源匱乏的貧窮落後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如何解決“吃飯”問題,突破“貧困陷阱”,實現經濟發展的“趕超”,以保證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復興,在民主革命和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以後,就擺在了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面前。

  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大國,一些農戶在正常年景下,溫飽問題尚不能解決。另外,工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不到20%,而且是以輕工業為主。工業不僅自我積累的能力非常有限,而且不能夠適應國家安全的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和需要,我們黨確定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經濟極端落後和非常有限的財力,與即將開始的優先發展重工業建設所需要的資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而當時新中國又必須加快工業化的步伐。在嚴峻形勢下,西方國家政治與經濟上的孤立和封鎖,決定了新中國只能主要依靠自身實行迅速而大規模的資本積累來啟動工業化進程,而有限和分散的農業剩餘幾乎是獲取這種積累的唯一途徑。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加速工業化,中國就需要建立起一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以確保國家擁有強大的資源動員和配置能力。統購統銷政策出台,農業合作化和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步伐的加快,都是加快工業化的產物。

  應該指出,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的探索中,以“自力更生”和高積累為手段、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目標的超常規發展,雖然導致了各個方面的緊張和工農業關係的失調,人民的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但是也的確取得巨大成就:第一,在短時期內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第二,在某些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建立起強大的國防工業,擁有了“兩彈一星”;第三,通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改造和投資,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中尤其以農田改造、水利建設和重工業發展最為突出,保證了20世紀80年代農業的高速增長和城鄉輕工業的快速發展;第四,通過強制性地推廣低成本、覆蓋全社會的初等教育和醫療保障,提高了人力資本。

  此外,這個時期社會主義所具有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也體現出來,如:通過“大會戰”的方式實現了石油工業的飛速發展;通過“集體攻關”的方式加速了科技創新;通過“三線建設”縮小了沿海與內地工業發展的差距;等等。但就總體而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環境的改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已經呈現出成本上升和效益遞減的特征,越來越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與時俱進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文章稱,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逐漸認識到,以單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為特征的計劃經濟體制不僅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民群眾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也不利於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因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和改善人民生活。1980年4月,他指出: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講社會主義,首先就要使生產力發展,這是主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表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對不對,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準。空講社會主義不行,人民不相信。

  迅速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願望,以及發現中國與世界發展的差距正在拉大的巨大壓力,成為中國共產黨在1978年以後突破傳統束縛、推動改革開放的最大動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在充分汲取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突破前30年形成的發展模式,實現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帶有根本性的突破和創新,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同時,國際環境的變化、改革開放的成效和國內經濟發展的水平也為其提供了客觀條件。

  其一,根據戰後30多年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改變了我們過去對外部環境的認識。從而使得中國敞開胸懷、擁抱世界,打開國門搞建設。

  其二,國際環境的緩和與保障國家安全能力的具備,也為改變國內長期實行的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和高積累政策提供了可能。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開始調整農、輕、重關係,並通過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普遍提高職工工資來擴大消費。

  其三,與上述協調發展和提高人民消費水平目標相匹配,進行“放權讓利”的體制變革,允許地方政府、企業和人民群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這種改革自然也就從過去束縛最多的農業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推廣和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經濟的微觀機制,也為城市改革提供了榜樣和示範。於是,在“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引導下,加上“放權讓利”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在20世紀80年代形成了上下結合的強大改革動力,突破了單一公有制、計劃經濟等的束縛,從而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奠定了微觀經濟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