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考還能改變命運嗎?
http://www.CRNTT.com   2019-06-10 10:26:58


資料圖:2018年6月5日,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鎮,毛坦廠中學的考生乘坐專用大巴前往市裡參加高考,家長與居民夾道歡送。這裡每年考生出發都會有萬人送考,毛坦廠中學也被網友稱為“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一年一度的中國大陸高考7日拉開帷幕。教育部數據顯示,參加2019年全國高考的人數達1031萬。

  美國《僑報》6月8日載文《高考還能改變命運嗎?》,文章說,1977年,中國恢複高考制度,570多萬人參加考試,不少人的命運得以改變。許多知名人士都是恢複高考的受益者,比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等。如果沒有高考,那些來自農村的寒門學子可能永遠達不到今天的成就。

  如今42年過去了,考生數量翻了近一倍,高考也早已成為青少年成長路上的“關鍵一役”。但有人開始質疑,現在的高考還能像以前那樣改變命運嗎?

  2017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的一席話戳痛人心。父母是外交官的他表示,“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現在的狀元都是家裡又好又厲害”。對於這番引發爭議的言論,支持者表示他道出了實情,無論是家庭氛圍還是資源條件,有人一出生就已經處在別人努力奮鬥的終點;但反對者認為,事實會“打臉”這位北京狀元,因為現在仍有寒門狀元不斷湧現;如果討論不局限於狀元,更能說明如今貧民子弟的上升通道并沒有關閉。比如位於大別山深處的安徽毛坦廠中學,已連續5年本科上綫人數超1萬人。數萬名遠非富裕的學生憑借自身努力通過高考走出大山。

  不過,被稱為“高考工廠”的毛坦廠中學自出名之日起便飽受爭議,同樣受到詬病的還有“唯分數論”的現行高考制度。有人稱這種制度有悖素質教育,容易造成“高分低能”;還有人舉出美國高校招生的例子,稱其更加科學,因為除了SAT考試要過關,課外活動表現等也對錄取有很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