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在降低碳排放領域,中國還將遠比現在更有作為
http://www.CRNTT.com   2019-07-03 11:25:04


資料圖:這是河北省張北縣境內的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光伏發電場。近年來,河北省加快推動清潔能源開發,有序推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美中貿易糾紛和美澳等國排擠華為的行為,凸顯中國崛起為極具競爭力的工業大國正引發的恐慌。對批評者們來說,這種全球經濟東移趨勢代表著對(一些西方國家的)就業崗位、現有商業模式乃至國家安全的威脅。但在一個領域,中國的發展已使全世界受益頗豐:如果沒有中國過去10年來在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行業的發展,全世界在可再生能源生產方面就不可能實現(如此顯著的)增長,也幾乎不可能像現在這樣開始轉向低碳經濟。

  英國《金融時報》7月1日載文《中國技術對降低碳排放至關重要》,文章說,目前太陽能發電和風電與其他能源相比不需任何補貼就具有競爭力的現實,主要歸功於中國企業大規模生產風機和光伏板。拉扎德投資銀行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已分別大幅下降69%和88%。如今中國已同時成為這兩種技術的世界領軍者。因此,中國正引領這種能源轉變。

  但中國還將遠比現在更有作為。例如,在先進電網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中國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是全世界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國,產能約占全球總產能的60%。去年,中國企業完成的民用核電裝機容量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在全球道路上行駛的300萬輛電動汽車中,絕大多數在中國——去年,中國市場占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的56%。

  盡管批評者指責中國不尊重知識產權,但中國在5G等先進技術上的發展表明,它的實力在不斷增強。然而,西方企業或政府在這些領域落後於中國的現實,帶來有關與“最終向中國政府負責”的中企打交道的安全後果的難題。解決這種緊張關系的方法之一是限制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能源領域發展中的作用。但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一篇新論文提出了另一種方法,主張(中西方)雙方進行新的接觸。

  如今,國際企業無需與當地企業建立合資企業就可以在中國境內直接生產,而且有跡象顯示,中國更加尊重知識產權。布魯金斯學會認為,將中國和國際技術、產能結合起來可能有助於推進向低碳能源的轉型,而如果我們進入一個新的保護主義時代,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布魯金斯學會的上述主張頗具說服力,但未免令人感到過於樂觀,因為這忽視了核心政治問題。全世界工業基礎正在東移,導致許多歐美企業被落在後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