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的價值依歸在於造福台灣同胞。《意見》全文4千多字,共21條措施,立意高,內容實,飽含中央對台灣同胞的溫情善意。比如,“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方面,提出了6條共32個細項措施,著力打通便捷台胞往來的堵點難點,積極解決台胞在閩就業、就學、住房,以及養老服務、社會救助、司法服務等種種需求,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體現了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的政策溫度。
針對“促進閩台經貿深度融合”,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拆除台胞登陸福建發展市場門檻,包括市場准入、標準障礙等;與此同時,鼓勵閩台產業合作向寬領域全業態方向發展,以強化要素保障和創新金融服務促進閩台優勢產業企業深度融合發展,台灣農漁民可以更多參與鄉村振興,台灣的廣大中小企業既可來閩從事電商、康養、物流、餐飲等傳統服務業,也可與大陸業者合作探索服務領域新業態新模式。
在“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方面,突出廈金融合、福馬融合,以及平潭對台開放的試點示範和引擎功能。在“深化閩台社會人文交流”方面,突出福建對台獨特的親緣文化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新路徑。
《意見》的出台是中央賦予福建的重大發展機遇和重大政治使命。正如《意見》中寫道“福建在對台工作全域中具有獨特地位和作用”,福建與台灣,地理最近、鄉親最多、關係最密,做好對台工作始終是份內之事。福建有能力有擔當,將不折不扣地把《意見》學習領會好、貫徹落實好,把中央對福建的信任和殷切期望,轉化為新時代新福建對台工作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
(作者:蘇美祥,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