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兩岸和平論壇。(中評社 盧誠輝攝) |
朱松嶺在論壇中也提出他對“推動兩岸政治協商,確保兩岸和平發展”的看法,他說2016年以前,兩岸的政治協商與對話早就開始了,而且非常有效地取得顯著的成果,十八大之後的兩岸政治協商對話也有明顯的突破,尤其是兩岸領導人會面,更是兩岸交流的最高峰。
朱松嶺指出,二十大以來,大陸方面也更加明確的提出來,現階段要進行兩岸協商的倡議,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台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的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朱松嶺表示,國台辦主任宋濤今年也曾在新年賀詞上寫道,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與台灣各界有識之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的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朱松嶺觀察,宋濤在非常短的新年賀詞當中,七次談到了和平,並積極推動兩岸政治協商,而在宋濤提出新年賀詞之後,台灣各行業、各階層、各政黨與各團體,到大陸來訪的頻率也逐漸增加,顯見兩岸間確實是在進行各方面的協商與對話。
另外,朱松嶺也提到協商形式應該是靈活多樣的,協商民主的形式應豐富多樣、主體應極為廣泛、內容應極為豐富,而協商民主有4種形式來實現這樣的目標,包括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與合作共識,只要能夠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交換看法、形成共識,什麼樣的方式都可以接納,這就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