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嶺也提到,協商應最大限度地接納台灣的民意,台灣是碎片化的社會,人人都宣稱可以代表台灣,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或政黨能夠代表台灣,所以衹有透過協商的方式才能把台灣各政黨、團體與個人,對未來兩岸關係的想法納入其中,也衹有協商能夠乘載、整理與交換想法,分層次、分階段去規劃整理各種方案的精隨,形成最有力於維護兩岸之間的和平,最有利於台灣民眾合法的權利,最有利於發揮台灣同胞才能的各方面,都能夠感到滿意的方案。
這場論壇的主辦單位為桃園市政顧問游智彬辦公室,協辦單位為中華產協桃竹苗分會、中華泛藍協會以及桃園市魯冰花愛鄉協進會。
參加論壇的兩岸學者,大陸方面有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唐永紅、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等。台灣方面與會的學者專家有婦聯會主委雷倩、新黨主席吳成典、政治大學教授及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湯紹成、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邵宗海、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公民監督聯盟成員鍾琴、桃園市政顧問游智彬、大陸全國台企聯副會長林易陞、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大陸全國台企聯常務董事戴治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教授孫大千、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昇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