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智能電視豈能一心“向錢看” 
http://www.CRNTT.com   2023-09-17 16:34:38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網評:智能電視豈能一心“向錢看” 

  來源:人民網 作者:趙志疆

  不想看電視開機廣告有多難?央視記者調查發現,多個品牌電視的用戶無法自行關閉開機廣告,有的要致電並提供設備序列號、激活碼等信息;有的需師傅上門關閉;還有的則要聯繫在線客服、且2-3個工作日才可實現關閉。

  以前,打開電視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節目,但現在,撲面而來的卻是廣告。這些不請自來的廣告,短則十幾秒,長則幾十秒,躲也躲不過,關又關不掉。有研究報告調查顯示,接近90%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家智能電視含有“開關機廣告”;約73%的被調查者對待開機廣告表示“一秒都不能忍”;約79%的用戶認為,開關機廣告需要改進與完善。

  雖然“一秒都不能忍”,不想看到的廣告卻“一個都不能少”,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一言以蔽之,利益驅使。今年5月1日起,《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對智能家電、導航設備等屢屢彈出廣告等問題,明確作出了相應規制。儘管如此,想要拒絕電視開機廣告依然困難重重:有的隱藏一鍵關閉窗口,有的需要聯繫客服後台操作,有的需要提供設備序列號、激活碼等詳細信息……對於中老年電視觀眾來說,這些規定顯得極不友好,即使是年輕觀眾,對於繁瑣的設置也難免會望而生厭。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電視機已全面進入智能時代。然而,看電視卻變得越來越困難。打開電視,開機廣告撲面而來,熬過了開機廣告,“套娃”式收費接踵而至:電視內置會員、視頻平台會員、少兒會員、體育會員、遊戲會員……五花八門的套路令人無力吐槽。究其原因,互聯網電視產業鏈條長、參與主體多,太多商業機構都想通過小小銀屏分一杯羹。

  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電視銷量衹有3634萬台,創下近十年來的銷量最差。2023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的總銷量為1467萬台,銷售額為487億元,同比下滑12.2%。國內電視市場持續低迷,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也未嘗不是消費者用腳投票的結果。近年來,智能電視的硬件一路升級,但消費體驗卻一路走低,即使廠商紛紛降低終端售價,依然無法挽回頽勢,甚至因此陷入惡性循環:因為市場萎縮,所以涸澤而漁,進而導致市場進一步萎縮。

  家電市場上,電視機曾經是當之無愧的王者,但近年來,電視機卻從“萬人迷”淪落為“萬人嫌”。由此給人留下的啟示是,科技使生活更美好的前提,是為科技把關、為生活守門。

  前不久,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單位,召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複雜工作動員部署會。按照會議要求,聚焦解決“收費包多、收費主體多、收費不透明”,要把握好電視大屏的意識形態屬性、公共服務屬性和技術產業屬性,下大氣力解決“看電視難、看電視煩”的問題,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看電視的滿意度,推動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

  儘管廣播電視行業具有市場屬性,但其本質屬性是意識形態屬性,不可動搖,不容偏廢。追求科技向上,更要堅持以人為本,衹有彰顯三大屬性,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才能做大做強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行業,滿足人民對美好視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這一切,不妨先從還公眾一個清清爽爽的看電視體驗做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