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華早報:央行降息或是人民幣貶值先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8 09:57:43


  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內地央行意外地兩年來首次降息, 促使市場預期央行還會繼續降息來刺激經濟。一般預計,今年內地經濟增速可能是1990年以來最慢的。

  對於央行降息,幾乎每個人都在拍掌叫好。但本報報道卻簡短提了一句:貸款利率下調40個基點,存款利率僅下調25個基點,將進一步擠壓銀行的利潤空間。

  但是,嘿!這指所的都是大銀行。這次終於輪到他們了。他們承受得起的。

  是的,他們是可以承受得起的,但不可能永遠這樣下去。再說,我們有理由相信,央行此舉對中國金融體系來說並沒有多大好處。

  現在,我對此略作分析。中國內地儲蓄多以銀行存款的形式存在,其比例遠高於其他許多經濟體。內地儲蓄基礎高達113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86%,而美國的相應比例只有58%。

  但是,這個龐大的存款基礎已成為一些沉重負擔。且不說銀行大部分貸款都以某種方式被國家控制,利率也被高度管制,而最先受央行貨幣政策影響的,就是商業銀行。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強制性法定準備金率平均為銀行存款的19.5%。法定準備金這種貨幣政策工具,已被大多數經濟體棄用。即使那些仍然使用這項工具的地區,比率也沒有內地這麼高。

  但在內地,這筆錢並非真正的準備金,而是被迫向央行轉移的資金,被央行用來沖抵美元流入,以繼續操縱人民幣匯率。

  但我在這裡想說的是,這筆所謂的準備金,存款利率只有區區1.62%,不足以彌補銀行的利息成本和中介費用。也就是說,內地銀行被迫持有兩成虧本資產。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構建一個有效的銀行體系。

  此外,今年第三季度,內地不良貸款增長725億元人民幣,總額達到7669億元。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