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村鎮銀行:“金融新軍”到農民“致富幫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22 12:06:19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村鎮銀行,對於居住在城裡的市民來說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農村地區,這些銀行現在可算得上是“家喻戶曉”。

  2007年3月,中國第一家村鎮銀行在四川儀隴縣掛牌成立。風雨十年,村鎮銀行在中國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默默耕耘。時至今日,村鎮銀行遍地開花,數量已經超過1500家,資產規模“破萬億”,達到12377億元,貸款餘額為7021億元,農戶及小微企業貸款合計6526億元,占比達93%,“支農支小”特色顯著。大浪淘沙始現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村鎮銀行這個新興的群體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從“金融新軍”發展成為彌補農村金融服務空白的一支重要力量,村鎮銀行有哪些“制勝法寶”?為了深入了解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近日,新華網記者隨中國銀監會實地走訪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探究其發展之道。

  網格化管理 “辦農民自己的銀行”

  90%的國土面積,70%的人口,50%以上的GDP,縣域農村經濟一直被金融機構視為“藍海”。但是“散”“小”“貧”等農村經濟的固有特性卻讓大中型銀行“望而卻步”。而村鎮銀行卻找准農村金融發展“痛點”,走鄉串戶,在各省農村地區織就了一張金融服務“大網”,將金融服務“毛細血管”延伸至每位農民身邊。

  服務農村,就要扎根農村,客戶經理不僅要上門服務,甚至還要下地幫百姓務農。由鄭州銀行作為主發起行、河南銀監局批准設立的中牟鄭銀村鎮銀行自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要辦“咱農民自己的銀行”。行長李貴福要求該行員工必須了解農民、了解農村、了解農業經濟的運行規律,真正把根扎在農村,把服務做到農村。

  據悉,在該行內設機構方面,總部和各支行都成立了“三農業務部”,設立“三農服務”客戶經理隊伍,實行分片包村負責制,建立客戶經理走村串戶工作日記,該行逐步形成以官渡鎮總行為中心,覆蓋中牟所有鄉鎮和重點村的金融服務網絡。未設服務網點的地方,也要求客戶經理採取分片包幹的辦法分包村莊,辦實實在在與農民零距離的“草根銀行”。

  為了方便農村百姓就近辦理銀行卡掛失,銀行卡或存折的存取款,中牟鄭銀村鎮銀行還成立了“家庭銀行”。隨訪中,記者來到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廣惠街占楊村的一家“家庭銀行”,短短半個小時,已有三、四戶農戶上門存錢,辦理業務。“這樣的家庭銀行成本遠遠低於一個ATM機的價格,但是卻為不善於使用機器的農民帶來了真真切切的便利。”該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目前,中牟鄭銀村鎮銀行註冊資本達5.6億元,總資產142億,存款餘額130億元,占全縣存款餘額的26%,吸收存款量為全縣第一,遠超其發起行鄭州銀行在中牟縣的存款量。

   “甘心做好草根、真心服務農村;用心對待農民,全心為了民生。”同樣,這種“接地氣”的做法也出現在四川仁壽民富村鎮銀行,董事長楊志敏告訴記者,“這‘四心’使我們的核心經營理念,也是仁壽民富對社會的承諾。”該行不僅要求“網點下鄉”,還積極做好“團隊下沉”,為營銷團隊的每一名員工都配備一雙雨靴,一件雨衣,分區域、分鄉鎮,與村組,鄉民建立一一對應關係,將便利的金融服務帶到田間地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