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農科院:農業科技“國家隊”的使命擔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8 17:18:59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1957年3月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從此新中國在農業科學技術方面,有了自己的“國家隊”。

  5月27日,在中國農科院建院60周年表彰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的致辭鏗鏘有力:中國農科院“已逐步建設成為我國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綜合研究實力最強、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農業科研機構”。

  60年來,從為國人解決溫飽問題到為全世界消滅貧困與饑餓,從科技創新以跟蹤為主到諸多領域領跑全球,中國農科院擔負起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國家隊、改革排頭兵和決策智囊團的光榮使命,在大地上寫下壯麗詩篇。

  潛心育種,“端穩”中國人的飯碗

  翻開共和國的農業史册,中國農科院活躍在每一個彪炳史册的歷史影像中。

  20世紀50年代,吃飯問題是國家頭等大事。甫一立院,中國農科院的科研人員就走上了漫長艱辛的育種之路。1972年,中國農科院和湖南農科院牽頭開展籼型雜交水稻科研大協作,成功突破籼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交優勢的國家。1976年,籼型雜交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單產增加20%~50%,年推廣面積達到上億畝,同時在世界水稻主產區廣泛種植。

  籼型雜交稻的問世為中國人端牢自己的飯碗樹立了信心。隨後幾十年,由中國農科院主持的中國超級稻研究和全球綠色超級稻研究不斷取得新突破,新品種一次次地刷新我國水稻單產紀錄,目前年推廣面積上億畝,占全國水稻面積1/4。

  同樣作為重要糧食作物,從20世紀50年代起,以莊巧生、董玉琛院士為代表的中國農科院專家經過幾十年努力,使我國在小麥育種等多個領域處於國際一流水平。20世紀80年代,中國農科院在研究利用中國特有遺傳資源“太穀核不育小麥”的基礎上,首創矮敗小麥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先後育成60多個小麥新品種,累計推廣約2.3億畝。

  而今,中國農科院已擁有全球第二大的國家種質資源庫,48萬餘份農作物種質資源整齊地陳列在一排排的鐵櫃裡。“種質資源是品種創新的源頭,這些都成為我們保障糧食安全、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萬建民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