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亨達:粵港澳大灣區打造貿易新動能
http://www.CRNTT.com   2018-12-07 14:42:23


陳亨達:港澳及廣東9市齊心把大灣區建設好,陰霾終將散去,晴朗日子就在前面。(資料相)
  中評社香港12月7日電/經緯集團副主席陳亨達7日發表文章說,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區域之一。香港機場是全球機場處理貨運量之冠;航運方面,根據聯合國2017年排名,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香港及廣州均打入十大。中國另外兩個經濟圈--長三角及環渤海各有兩個城市上榜,若以數目或集裝箱處理量計算,大灣區均超越這兩個區域。

  文章說,大灣區的貿易實力起步點甚高,當中香港更是國際航運中心。不過,區內港口互相競爭,未能充份利用資源,整合將是未來趨勢。正如去年遼寧省整合省內大連港、營口港及錦州港三大港口,由遼寧東北亞港航負責經營並整合為一體化運作。

  其實,廣東省今年7月亦提出,以廣州港集團、深圳港口集團為主體,分區域整合省內沿海14個城市及佛山市內的國有港口資產。至於香港的港口資源如何整合,將是下一步要處理的事情。

  不過,中國外貿今年面對重大挑戰,由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特別是針對中美貿易逆差問題,成為大灣區貿易發展的最大阻礙。猶幸,周日傳來好消息!中美兩國元首在20國集團峰會期間達成“停戰”協議,美國1月起撤銷向中國貨品徵收25%關稅,中美雙方亦決定不會向其他貨品加徵關稅。

  中國主動把大門開得更大

  根據國內市場和人民需要,中方願意擴大進口,從美國購買適銷對路的商品,逐步緩解貿易不平衡。美方則表示,中國會向美國購買農業、能源、工業和其他產品。就技術轉讓、知識產權、網絡盜竊和農業等貿易問題,雙方會繼續磋商。

  文章說,無論中美貿易關係如何發展,中國經濟升級轉型及大灣區建設都不會停下來。貿易戰反而突顯大灣區的重要,美國限制技術輸出,令大灣區的科技發展更重要,三地將加大投放資源發展科技,聚集中國新技術企業,成為科技崛起的龍頭。

  除了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外,大灣區仍要鞏固全球貿易樞紐的地位。在中國新一輪開放中,大灣區仍扮演橋頭堡角色。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到訪西班牙時稱,中國正打造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開放的大門要開得更大;將放寬市場准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未來五年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平均每年2萬億。

  外貿之外,灣區內各城市“內貿”亦不容忽視,尤其是服務貿易。貿易戰對灣區內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但內部對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有極大需求。香港服務業既可為內地提供香港和海外專業服務和人才,亦提升內地服務業技術和競爭力。

  大灣區內部服務貿易前景佳

  根據本港政府經濟報告,整體貿易過去十多年一直保持順差,有賴服務貿易順差。不過,2011年以來有關順差跌穿千億元後,從未回升至該水平以上(見表)。以輸出淨額計算,金融服務佔整體服務貿易盈餘最大;其後是運輸及旅遊,但近年兩者的貢獻均出現減弱。

  中國進入開放新階段,貿易結構由貨物轉向服務為主。去年廣東服務貿易額佔外貿10.9%;同期香港服務貿易佔比14.6%,兩者遠低於全球平均24%水平。根據CEPA,港澳與廣東的服務貿易在教育、金融、會計等仍設限,未來以取消這些限制為目標。

  文章說,三大廣東自貿區實施的開放政策需擴大範圍,實現大灣區2區9市的人員、資金、技術、資訊等要素自由流動,推進服務貿易一體化,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形成發展新動能。最終大灣區的服務業質素提升至區域品牌,不只服務灣區內部,亦可輸往其他亞洲國家。

  “一帶一路”提供新發展空間

  除了內部貿易外,“一帶一路”建設可以為大灣區的對外貿易及投資,提供新發展空間。“一帶一路”是國家長遠發展策略,也是未來經濟的發展動力,助推沿海、沿邊地區協同開放,以國際經濟合作走廊為主幹,加強重大基建互聯互通,構建統籌國內外及協調國內各地發展新格局,當中金融、物流、貿易服務等需求持續增加,這些產業正是香港優勢所在。

  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所言,“一帶一路”建設不只是產業轉移,而是把中國40年改革開放經驗打包輸出,與沿線國家共商、共建、共用。粵港澳大灣區則是規模經濟轉變增長方式和動能的示範,可讓其他地區參考。

  文章說,全球貿易前景陰霾未散,只要中國堅持走自己“包容普惠、互利共贏”的道路,而港澳及廣東9市齊心把大灣區建設好,陰霾終將散去,晴朗日子就在前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