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亨達:一帶一路融資多元化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9-03-01 14:30:29


陳亨達說,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反映出金融服務在“一帶一路”的重要角色。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經緯集團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常務副會長陳亨達指出,資金有如經濟的血液,金融則是造血的機器。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反映出金融服務在“一帶一路”的重要角色。現時“一帶一路”每年基建投資的需求高達5,000億美元,解決融資瓶頸是“一帶一路”成功的重要支持。

  陳亨達1日在明報發表文章說,國際上有不少多邊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及亞洲開發銀行等,其中世銀多數向中等收入國家和信譽良好的低收入國家提供貸款;亞行則通過貸款、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援成員國在基建、能源、環保等發展。世銀和亞行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組織健全,但融資方向並不指向“一帶一路”國家的基礎建設。

  為滿足“一帶一路”融資需求,中國主導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以及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等新興多邊開發機構,以亞投行最重要,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成員國達93個,遍佈五大洲,主力支持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文章說,金磚銀行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初始實繳資本100億美元,分7次支付。截至去年9月底,實繳資本到位金額44億美元。至於上合銀行則仍在籌備。兩個平台暫未成為重要融資力量。

  絲路基金亞投行 成資金來源主力

  反而,中國2014年成立及出資的絲路基金,專攻“一帶一路”基建投資,規模400億美元,後增資1,000億元人民幣,總規模約550億美元。根據官方網站,亞投行已為“一帶一路”的35個項目提供75億美元貸款。

  另一主要融資力量是國內政策性及商業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截至2017年底累計發放“一帶一路”相關貸款逾1,800億美元;中國銀行截至去年6月向相關國家授信投放逾1,100億美元。兩類機構在“一帶一路”發揮重要的融資作用。

  現時“一帶一路”資金主要來源為絲路基金、亞投行、世銀及亞行。隨著金磚銀行及上合銀行的成熟應可成為主力之一,與傳統的世銀及亞行實現功能互補。(見表)

  文章說,雖然為“一帶一路”的資金平台不少,但相當部分由中國金融機構主要甚至唯一出資。這種不平衡源於“一帶一路”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政府財力不足。此外,發達國家的金融機構在金融海嘯後收縮業務,特別是海外大型項目的貸款更嚴格謹慎,導致中國承擔了大部分資金壓力。

  貸款為主 直接融資方式甚少採用

  其實,中國已著力推動多邊金融平台,以取代由自己獨力承擔。亞投行成立後,“一帶一路”貸款漸變為來自亞洲、非洲、中亞和拉丁美洲的混合貸款,亞投行又會與世銀及其他機構形成銀團,紓緩資金來源集中的風險。一些區域性基金如中非發展基金及中俄投資基金等,亦分擔了部份資金壓力。

  至於直接融資方式如股票或債券發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本市場相對落後,難以滿足相關的資金需求。現時中國正積極推進發行沿線各國通行的絲路債券,但要建立各方接受的發行體系仍需一段時間。

  “一帶一路”未來的資金融通方面,香港可扮演重要角色。上周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發揮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平台。

  文章說,現時香港金融市場發展成熟,無論在股市或債券集資,香港均可提供全面服務。加上,香港處於“一帶一路”中心地帶更能獨享優勢,既可吸引“一帶一路”沿線成熟的項目上市,又可為項目發行基建債券或基金等產品,籌集穩定的資金。

  香港把握機會 發展更多元化服務

  若能利用人民幣作為“一帶一路”的融資貨幣,既可減少換匯成本,又可降低匯率風險及維護金融穩定。現時中國在人民幣互換、清算和跨境支付都有經驗,加上香港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國際樞紐,可開發更多離岸工具,如人民幣股票或債券,讓中國機構及企業或沿線國家政府與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

  香港正計劃打造大灣區的綠色金融中心,建設國際認可的綠色債券認證機構,未來亦可為“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發行綠色金融債券。

  文章說,雖然香港已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但不少國家及地區正努力追趕,所謂“不進則退”,我們應該好好把握“一帶一路”這個難得的機遇,將香港打造成為更多元化及國際化的世界級融資平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