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李小加:港交所未來要紮根中國 連接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9-07-09 10:03:57


  “你認為自己為什麼能夠勝任港交所的行政總裁?”這是李小加(Charles Li)面試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下稱“港交所”)時,時任港交所主席史美倫給他的面試題。“我不能勝任港交所的行政總裁”,據說,這是李小加的回復。
 
  而從2009年到2019年,這個“不能勝任”港交所行政總裁的李小加卻用了他人生的十年,去證明了他能。“改革”是李小加在港交所十年裡最為重要的主題,也是他身上深深的烙印。在這十年裡,是李小加推動著港交所一路向前,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2018年4月,港交所正式啟動25年來最具顛覆性的一項上市改革,改革後的《上市規則》允許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和尚無營業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並不順利”,是他推動的每一項改革的代名詞,這條路上滿是質疑、障礙與對抗。帶著疑問與期待,7月2日,在第十三屆新領軍者年會的媒體村裡,《國際金融報》記者見到了李小加,並與他展開了對話。
 
  與港交所的十年變革
 
  “您覺得您在港交所的這十年時間裡,哪項改革是您印象最為深刻的?”
 
  “至少有三件大事”,李小加答到。
 
  “第一件大事是將港交所從一個單一的股票交易所變成一個全方位的全資產類別的交易所”。港交所在2012年收購了全球最大的基礎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這一次收購,也讓港交所走上了國際的舞台,成為了一家全球化的交易所。
 
  “第二件大事,是將中國市場與世界市場更加有效地連接在了一起”。港交所進行了“三通”改革,即“深港通”、“滬港通”以及“債券通”。2019年前5個月滬深港通北向通(即“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成交額已經超越2018年全年成交額。關於“債券通”,李小加認為,這是巨大的突破,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途徑。截至2019年6月,“債券通”已登記的機構投資者也已突破了1000家。
 
  “第三件大事是對上市規則進行了一個比較大的改革”。港交所修改了香港原有的上市規則,開啟了同股不同權的大門;同時還允許尚無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這場改革徹底改變了香港股票市場的整體面貌和上市公司構成,也讓港交所更加成為了亞洲地區新經濟上市的聚集地。
 
  同股不同權 在質疑中的成功
 
  “上市新規已經出台了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曾經的質疑和阻礙打消了嗎?”
 
  “質疑和障礙一直都在,不同的人對於同股不同權看法不一,我們無意改變大家的看法,只是想給市場和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不喜歡同股不同權的完全可以不投資這些公司。”李小加直言。
 
  所謂同股不同權,是指將股權拆分給兩類人群,一部分股權由始創股東及其團隊所有,另一部分股權則由外圍股東持有。在沒有上市新規之前,“同股同權”一直是香港金融界的核心價值觀,這一價值觀也讓香港錯過了阿里巴巴的上市。
 
  李小加說,“科技公司有它自己巨大的獨特性,這些獨特性也決定了他們對‘同股不同權’的需求。在2013年,港交所揮淚面對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我們也尊重那時市場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但因此我們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和市場討論形成新的共識。”
 
  改不改?要改!但怎麼改?港交所的做法是,從制度安排上下手。一方面,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制度安排,但是另外一方面又對同股不同權有可能帶來的獨特風險和弊端作出更多制度性的安排,給予投資者一定的保護。
 
  2018年的4月30日,香港交易所公布了新的《上市規則》,第一次向採用非傳統股權架構的新經濟公司和尚無營業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敞開了大門。一年後的今天,與去年上半年同期相比,港交所募資金額上升了35%,至700億港元。
 
  李小加認為,“從當前的成績上來看,上市制度的改革是成功的,這也為內地資本市場的改革提供了一個亞洲先例。”
 
  港交所的新動能:生物科技行業
 
  在新股發行上有超過50%募集資金,是流向新經濟及生物科技公司。
 
  “香港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9家生物科技公司(包括沒有營業收入的7家通過新上市章節融資223億港元)發行新股,還有1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已經遞交了IPO申請,更多生物科技公司正在準備來港上市”,這是李小加在他5月22日網志裡寫到的一段話。事實上,在這份成績裡還透露出了一個信息,港交所成為了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募資的重要平台。李小加說,傳統的上市規則一般是希望在公司比較成熟之後再上市發行股份,因為可以通過客觀的財務報表來看業績,看其符不符合上市的客觀標準。
 
  然而,生物科技行業是具有特殊性的,因為這個行業所生產的產品首先是要符合藥監局的標準,之後才可以售賣的,所以在沒有進入市場之前是沒有收入的。事實上,生物科技的藥監審批是有許多階段的,李小加向記者解釋到,“例如必須經過一期到三期臨床試驗,在每一個階段的過程中,藥監局會通過客觀的標準嚴格檢驗和審批,這就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公司比較成熟的標誌,因此我們會用這個標誌來代替財務指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必須是生物科技公司,也必須受到藥監局的監管。”
 
  永不停歇的改革路
 
  “未來港交所還要繼續改嗎?”
 
  “改。從三個方向下手,第一紮根中國、第二連接全球、第三擁抱科技”,李小加這樣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回答。
 
  從“紮根中國”來看,李小加強調港交所的願景是連接中國與世界。自2014年,港交所陸續推出“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為內地投資者足不出戶投資海外提供更多選擇和自由,港交所也由互聯互通1.0時代不斷進化到了2.0時代。未來,港交所會進一步優化現有機制,按照規劃將這一模式延伸到更多資產類別,相信不久的將來會迎來互聯互通3.0、4.0、5.0時代。
 
  在“連接世界”方面,李小加介紹:“港交所希望透過提供更豐富的產品和更有效的渠道,方便全球資本投資亞太區相關產品,吸引更多全球資本進入香港。港交所2012年完成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增強了發展多元資產類別業務的實力,未來也將繼續加快拓展新業務及發展多元產品,如商品、貨幣及定息產品等。同時,港交所也會採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市場微結構,務求令香港市場更具全球競爭力,例如簡化首次公開招股程序、縮短首次公開招股結算周期T+5等,當機制改革之後,香港市場也將更加的貼近國際市場。”
 
  李小加表示,擁抱科技也是港交所未來三年的發展戰略之一,未來港交所會在保障市場平穩運作的前提下,加快革新核心系統的步伐,提升市場運營效率。港交所也會以試點方式循序漸進地探索包括區塊鏈、雲計算等在內的新科技應用。此外,港交所會利用科技不斷拓展新機遇,例如推動金融市場引入大數據這一資產類別。“仍有很多的事需要去做、需要去改革,前面的路仍然還有很長”。(來源:國際金融報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