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光線傳媒、華誼兄弟拋售遊戲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3 11:29:41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10月以來,繼光線傳媒減持部分天神娛樂的股份,套現1.02億元之後,華誼兄弟也宣布進一步拋售掌趣科技,換取三季報財報的盈利。一時間,在影視與遊戲均遭遇寒潮的2016年,影視公司開始從遊戲撤退,“影游互動”的模式是否真正成立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2014年,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還調侃到,“現在提到電影,我腦子裡面就會想到遊戲。”

  作為較早提出“去電影化”的行業巨頭,華誼兄弟成功地以激進的市場操作收割了“影游互動”的早期紅利,但現在,卻不得不在擴張之後放慢腳步,調整策略,回歸主業。

  戰略與資源的錯位

  早在2010年,華誼兄弟開始布局互聯網娛樂,成為影視業內少有同時入股三家、控股一家互娛公司的“大鰐”。

  2010年6月,華誼兄弟以1.49億元自有資金獲得掌趣科技22%的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2013年7月,華誼兄弟斥資6.72億收購銀漢科技50.88%股權,成為該公司控股股東。2015年11月,華誼兄弟19億入股新三板掛牌的英雄互娛,占股20.17%,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簡單來說,華誼近年來在資本市場上“任性”地一路狂奔,只是在幹三件事情,一是通過高溢價收購明星公司,綁住明星導演與演員資源,二是不斷入股遊戲、電競等周邊互聯網娛樂資源,布局所謂的“大娛樂生態圈”,三是進軍文化地產,耗費“百億投資”打造包括馮小剛電影公社在內四大實景娛樂公園。

  一直以來,華誼過於激進的跨界併購與一些財務數據上的爭議都遇到業內外的質疑,而今年以來,《搖滾藏獒》的排片爭議也體現了華誼在線下院線資源的短板將對其票房營收產生負面影響,但真正困擾華誼兄弟未來發展核心的問題,或是其核心內容IP資源與商業模式某種程度上錯位。

  作為中國最早上市的民營電影製作公司,憑借與馮小剛、張國立等導演的成功合作,華誼積累了令人羨慕的IP資源。包括非誠勿擾、老炮兒等影視IP,或在藝術、或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但大部分其實並不適合改編成遊戲,特別隨著之後大量明星演員的離開,華誼在影視主業上的IP資源顯得更加捉襟見肘。

  客觀地說,電影的創作,特別是頭部電影資源的創作養成是奢侈品,不應該受到商業利益太大的影響。但從公司的商業模式上考量,資本已為華誼的大肆擴張的“互娛”戰略買單,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大腿”似乎並未跟上“腦袋”。即使已經收了遊戲公司,但在華誼內部,影視娛樂板塊與互聯網娛樂版塊依然在單打獨鬥,並未實現良性互動,也未形成健康的血液循環機制。

  事實上,華誼在經營數據上早就出現了“預警”。據華誼兄弟財報,2015年華誼互聯網娛樂板塊全年收入8.61億元,占到公司總營收的22.23%。但從2016年開始,互娛板塊的收入不斷下滑,一季度營收1.7億元,同比下跌59.43%,半年累計營收2.98億元,同比下跌38.89%,三季度累計營收 4.69億元,同比下跌30.88%。

  據華誼官方的解釋,今年以來互娛板塊的下跌,主要是因為遊戲業務新產品研發,銀漢公司加大研發製作力度,推出手游新作《幻城》,與華誼旗下東陽浩瀚(以下簡稱“華誼浩瀚”)出品的同名電視劇同期面市。

  回歸主業

  這不僅僅是華誼兄弟一家遇到的問題。近兩年來,“影游互動”已經成為影視或遊戲公司獲得資本親睞的最佳噱頭。雖然業內依然認可其長期發展趨勢,但目前來看,“影游互動”正面臨著“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處境,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的成功案例也只有《武林外傳》、《花千骨》等少數。事件與人物是否適合改編成網游、影游兩支團隊能否順暢溝通,能否在宣發上同步共振,能否引起長期關注都成為了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