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無一獲得資質 互聯網造車還有戲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7 17:49:08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趕在2017春節放假之前,國家發改委連發兩張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至此,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凑了個“整”,已達10家,分別為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和雲度新能源。

  這十家企業中,既有傳統車企獨立出來的子公司,也有耳熟能詳的供應商集團,更有聽起來很陌生的“黑馬”企業。此前表現相對高調、雄心勃勃的互聯網造車公司至今沒能上榜。

  其實,互聯網造車企業的“落選”並不意外。

  雖然上個月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新准入規定”)尚未正式實施(2017年7月1日起實施),但瀏覽仍在有效期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工產業〔2009〕第44號)等文件,不難看出,四大工藝、15輛樣車、實際路測、檢測試驗等等諸多“硬杠杠”,對於新興的互聯網造車公司來說,絕對得“消化”很長一段時間。更何況,造車是一件極度燒錢的事,過程中一旦資金短缺,勢必影響全局。

  那麼,互聯網造車企業還有戲嗎?

  筆者以為,不能簡單判斷“互聯網造車定是鬧劇,將以雷聲大、雨點小落敗告終”。但形勢的確不很樂觀。

  在目前的新興造車企業中,行動快的已進入排隊待審狀態,行動慢的連正式的樣車都未出,還有一些仍糾結於是代工還是自產。這其中是否會有互聯網造車企業趕在最近半年,在更為嚴格的“新准入規定”實施之前獲得資質?可能性很小。

  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入規定”7月實施之後,這類公司面臨的挑戰將更為巨大。該規定對企業的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後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乃至安全監控跟蹤等方面均提高了門檻、做出具體要求。此外還設定了8項“否決條件”,申請的企業只要有超過兩項的,就會被認定為不符合准入條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