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人物:左小蕾--不隨波逐流的經濟學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4 18:29:26  


  這幾年,在中國的證券市場上,左小蕾可說是個知名人物。在證券媒體的版面上,我們經常可以與這個充滿了美麗氣息的名字相遇;在一些關於資本市場發展的討論會上,我們更經常可以看到她活躍的身影。 

  左小蕾是銀河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在這個以縝密的邏輯思維見長的領域,左小蕾以“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佔據了市場判斷與分析的足夠高度,她的觀點不斷在市場上產生各種漣漪,引起震動。進入她在新浪網的個人主頁,首先看到的除了她的美麗倩影外,就是一段一針見血的話:“前十年造就的‘亂世英雄’和‘利益集團’不遺餘力地要把證券市場推到歷史倒流的時間隧道,回到用他們的方法為他們謀取巨額財富的過去,回到讓政府動用國家資源為證券市場買單的年代。” 

  一個經濟學家對經濟現象的洞察力,一個中國公民對中國國情的深刻瞭解,一個知識女性的良心與良知,通過這簡單的一段話,已經生動地展示在我們的面前…… 

  ●“市場曾經帶給我困惑” 

  當中國資本市場在上世紀90年代初撩開面紗的時候,左小蕾還在國外。她曾經長期輾轉於美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從事大學教學工作。2001年,她的先生湯敏從亞行總部派駐中國,在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任職,左小蕾跟隨他一起回國。 

  這時候的左小蕾,完全可以挑選一份大學教授的工作。但她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了中國最大的國有證券公司——銀河證券。2000年11月份,左小蕾加盟銀河證券,擔任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 

  她有自己的理由:在國外呆了18年,自己對中國資本市場並不瞭解。因此貼近市場,直接接觸最基本的層面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剛剛參與到資本市場中的左小蕾,對市場中的一些事卻有點看不懂。2001年初,當她剛剛對市場開始有了瞭解的時候,就迎來了B股向國內投資者的開放。當時的主流輿論對此大唱讚歌,認為這是促使中國股票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一個重大利好。但是,在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學習和工作多年,規範意識和理性思維方式很強的左小蕾卻對此有不同意見,她覺得,把本來是外國人手裏的B股向境內投資者開放,這不過是一次資產大置換,國內投資者把國際投資者的資產置換出去,把自己套進來,對國內投資者有害無益。 

  左小蕾把自己的想法形成了文字,投寄給一家證券媒體。但是,此時的中國證券市場,充滿了一片高亢的音調,左小蕾的這個觀點與主流輿論南轅北轍。沒有人理睬她的逆耳之言,文章最終沒有能見報。 

  隨著B股向境內投資者的開放,市場上很快出現了一股炒作B股的熱潮。但是,市場的走勢卻無情地證實了左小蕾的觀點,B股市場在連續幾日暴漲後,出現了大幅度震盪,最後行情只持續了20多天,以國內投資者高位進入,國際投資者滿盤離場而告終。市場再一次給投資者留下了慘痛的教訓。 

  說起這件往事,左小蕾的臉上仍然掛著疑問。“在市場各方面都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時候,匆忙推出這樣的措施,這到底是為什麼?” 

  “我大概算了一下,B股市場大門打開後,如果按照每天10%的漲停板,10個漲停板就可以漲到和A股市場一樣的水平。因此,我提醒投資者,要注意投資風險。否則,你不套利別人就套利了”。左小蕾很遺憾地表示。 

  按照國外的常識性經驗做出的合理分析,對當時國內投資者來說,卻是不容易接受的。就這樣,左小蕾帶著諸多問號,走進了中國的資本市場。 

  ●“需要推動投資文化建設” 

  在證券市場浸淫多年,左小蕾不斷地產生新的感悟。當記者問及“你對現在市場如何看待”時,左小蕾給予的回答很肯定,現在的市場比前幾年相對規範很多,但是社會各方面的觀念還需要進一步轉變,否則以身試法的事情隨時會發生。同時還需要有一些更好的公司登陸市場,改變上市公司的結構,提升投資價值。 

  “好的上市公司是一個市場發展和壯大的基石。”左小蕾態度很明確。 

  她認為這個市場從開始的問題就是:沒有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優質公司。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帶給資本市場的問題並不是股權分置本身,實質問題是許多上市的公司,從業績從管理從公司治理結構上都不是好公司。 

  “實際上,在國外有很多家族公司也是很大部分的股份不在市場上流通的,這種情況在亞洲特別多。可為什麼這些市場沒有出現所謂股權分置帶來的問題,沒有出現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等等的這些問題呢?”左小蕾給自己提出了疑問。 

  “我們資本市場的問題還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問題,也與缺乏規範的市場機制的約束有關,”,左小蕾自己回答。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嚴格的監管規則,才能保證成熟市場的平穩發展,否則“靚女先嫁”後也會變成醜女。 

  “大盤藍籌股是穩定市場的主要因素。也是市場形成長期投資理念的基石。如果像過去那樣,上市公司第一年上市,第二年業績下滑,第三年虧損,投資者當然無法具有長期持有其股票的信心。”左小蕾表示。 

  但是,左小蕾的這種觀點也遭到了市場上一些人的反對。當中國銀行股票上市時,左小蕾曾經對此給予充分肯定,認為“發行優秀的新股,其實是控制風險的積極做法”。深圳一位在市場上頗有知名度的分析師尖銳地抨擊她,說她既是學者,但也是銀河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她的觀點也就不能不帶有首席經濟學家的印記,亦即銀河證券的印記,所謂首席經濟學家於是也就成了中國最大券商的首席代言人。 

  對這種批評,左小蕾一笑了之。她說,最近的市場走勢已經證明,像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這樣的超級大盤股的上市,實際上在拉抬行情上升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左小蕾建議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應該有層次,小盤、中盤、大盤等不同規模企業,可以提供投資者更多的選擇的機會。因為不同的投資者,所具有的風險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有些人是風險愛好者,有些人是風險厭惡者,有些是風險中性者”,左小蕾認為,發行不同類型的股票,就能滿足不同偏好投資者不同的需求。 

  按照左小蕾的思路:我國資本市場需要進一步推動投資文化的建設。而形成投資文化需要三個最基本的因素:一是強化風險意識,投資者要清楚認識自己的風險偏好,具備對自己做出的投資決策的承受能力;二是需要更多的相應的不同風險程度的優質的上市公司和投資產品;三是堅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基本市場遊戲規則,維護資本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健康的投資文化機制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還有待進一步認識與建立起來。 

  左小蕾說,好在證監會現在正在推進制度建設工作,這對於市場逐步走向成熟顯得非常必要。 

  ●“對問題分析要有自己觀點” 

  “我有時一個星期要出三四篇文章,而要準備一篇文章平均需要花費8個小時”,蜜蜂一樣勤奮的左小蕾,光是看看在公開媒體上連篇累牘的署名文章,就知道她是在怎樣耕作。 

  左小蕾做人做事的原則是認真。 

  “我需要瞭解與證券市場所有有關的宏觀經濟問題,對問題的分析要有自己的觀點、獨到的見解,做到不是人云亦云,要有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分析,並且保持比較敏銳的判斷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能有建設性的意見。扎實的經濟學的學習背景和功底使我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中國的經濟問題決不是教科書上那麼簡單。其實,我在任何地方工作都是很努力,很認真的。我認為這是專業人士起碼的素質,而我具備了這樣的素質的。”左小蕾笑著回答。 

  “我在今年3月份就提出來要謹防全球過剩流動性輸入危險,還有就是貨幣政策的調整,對利率、存款準備金的變化的解讀,對宏觀調控、過度投資等等問題的看法,我覺得我的分析挺接近市場的,也挺有道理的,至少方方面面得到的反饋是這樣。”左小蕾笑嘻嘻地說。 

  其實,作為記者,最能感受到她的辛勤和熱情。在一些重大的財經數據或財經事件出現的第二天,我們總是能看到左小蕾的“筆”影出現在各地的報紙上。 

  “正常情況,我離開辦公室的時間是在晚上七八點以後了。”左小蕾告訴記者。
 
左小蕾的幸福家庭 

  和目前中國的中年知識分子一樣,左小蕾的家庭也是一個三口之家,她自己,再加上她的丈夫和她的正在讀中學的兒子。左小蕾很愛自己的家,說起自己的家,她的臉上就會情不自禁地掛起笑容,一副滿足的樣子。在與記者的交流中,她用了一句與她的經濟學家身份不太一樣的詩性的語言來描繪自己的生活,她說自己的家庭很幸福,這種幸福就像盛開的花兒一樣。 

  ●夫唱婦隨 

  “我是改革開放後最早有機會上大學的那一批人,屬於77級”。當時還是武漢市重點學校三十九女中數學老師的左小蕾,給自己20歲人生的禮物,是一張武漢大學數學系的通知書。今天已經人到中年的左小蕾,聊起自己少女時代得到的這份“人生大禮”,她依然會展露出一臉的幸福。 

  “那時候我是一名中學教師。如果沒有上大學,我可能就會循規蹈矩地成為教育界的一名幹部了”。讓左小蕾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不僅考上了大學,改變了人生軌跡,還在大學三年級時,出現了改變今後發展路徑的事件。左小蕾說,這件事的發生,不僅使自己的學術道路開始明晰起來,也使自己的個人生活軌跡開始明晰起來。 

  1980年,改革開放的大門已經啟動,與外界學術交流幾乎中斷了十年的中國經濟界,在各個領域開始重新看待眼花繚亂的世界,人才匱乏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當中國睜大了眼睛環視世界的時候,卻發現與世界先進水平已存在巨大的斷檔。 

  “當時經濟系的系主任找到我們數學系的主任,希望從數學系挑選一兩個有很好的數學基礎的學生,同時兼著學習經濟學課程。作為數學系的學生會主席,我很幸運,被挑選上了。而另一個上榜的候選人是湯敏,他就是我現在的先生,當時的團幹部。” 

  很多引發左小蕾美好回憶的細節就從這開始了:美麗的武漢大學校園,兩個年輕人在一起學習,一塊探索,一塊縱橫在數學王國和經濟學領地。經濟學系主任的一個提議,不僅促就了一樁美麗婚姻,也成就了兩個有才華的數學青年,置身在了經濟學領域。 

  兩人雙雙畢業後選擇了留校,但留校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左小蕾被公派選送去了法國。很快,湯敏去了美國。兩年後,愛情驅使著左小蕾跨出了重要一步,她放棄了在法國的學習,追隨丈夫去了美國。 

  在美國呆了7年多後,左小蕾又回到地球的東面,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書5年多。後因先生到馬尼拉,左小蕾又去馬尼拉的亞洲管理學院,教書三載有餘。這種經歷直到2000年11月她隨丈夫回國時才出現了轉折。 

  ●和諧一家 

  “先生是十分體諒人的。作為專業人士,我不論到什麼地方工作都非常敬業,與先生的支持分不開。他從來都認為我應該與他一樣不受瑣碎家務事情的拖累”。左小蕾幾乎沒有為家務事分過心。 

  “他在我回國安頓後做的第一件事是請一位提供家庭服務的阿姨。即使是節假日,阿姨休息我覺得應該幹點家務事,他都建議我不必對家務事太認真。” 

  不光不讓自己將有限精力放在家務事上,作為丈夫,湯敏也希望左小蕾不用在家務事情上花太多的時間。 

  “我的先生更有意思,買東西從來不要我算賬。他說,你去浪費這個時間幹嘛,人家不會多要你的,我們都不會瞎花錢,再說你管得了嗎?我想想也是。”花錢不用“算計”,家務也不費心,左小蕾真是“無主婦責任一身輕”。 

  不光有丈夫的體諒和關心,左小蕾還有個讓自己不費心的兒子。 

  “我從小就告訴他,如果你在學校調皮搗亂,讓老師把我們叫到學校去,批評家長教子無方,我會非常生氣。學習是自己的事,你必須學會管理自己,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左小蕾從小就培養兒子的獨立性和自我約束能力。 

  “從小他就意識做事要按照學校規則。家長的底線是,最起碼要做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好孩子,將來才能做好人。我覺得他還是挺有思想的,挺懂事,尤其是在自己行為的控制上。” 

  左小蕾和湯敏在家裏探討著經濟學問題,兒子說,“爸爸媽媽,我看你們真得生活很枯燥,一點都沒有life(生活),你們要找些fine(有趣的事情),把你們的壓力釋放出來。”湯敏趕緊告訴兒子,“你媽媽成天講這些不好嗎?她不就不會一天到晚管你了嘛”!兒子反應很快,趕緊說道:對哦,對哦,媽媽,你以後就管大事,就不用管我了。 

  ●追逐時尚 

  我最初認識左小蕾是在一家民間機構定期舉辦的經濟研討會上,她的著裝總是讓人眼前一亮。 

  於是,我們的話題轉到了服裝上。 

  “我對服裝還是頗有心得的。我追求差異性和合適自己的風格,不希望千人一色”。 

  左小蕾娓娓道來:在美國學習的最後一段時間,那時候先生已經離開美國到遠在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工作。我一個人在學習之余養成了一種嗜好,在晚上睡覺前翻看美國的各種服裝雜誌。久而久之在樣式、風格、時尚、顏色等等方面受到些許啟發,也會利用美國的特殊的郵購服務系統選購一些適合自己的服裝,慢慢自己還能有新的創意性的設計,為自己量身定做。 

  “我那時每天晚上學習到很晚,睡不著覺,就看這些雜誌消遣。所以,我可以算自學成才的業餘服裝設計師”。 

  說自己並不時尚的左小蕾,但總是能穿出自己的個性。她認為太多人去追逐時尚就變成潮流,不論在哪一方面,左小蕾都不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來源:上海證券報)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