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特朗普稅改前途 比里根減稅更凶多吉少?
http://www.CRNTT.com   2017-12-06 10:46:49


  美國所謂的供給學派鼓吹減稅可以刺激經濟增長,經濟增長以後稅收就會增加,所以不但不會有財政赤字,還會有財政盈餘。這是個神話,里根和老布什都試過,不僅沒有成功,還把美國經濟做空了。在里根總統任職期間,減稅幅度倒回去一半,美國聯邦政府財政收入大幅下降,國債增漲近三倍(從9970億美元升至2.85萬億美元),這導致美國從世界最大債權國淪為最大債務國,成為里根任期內“最大的失望”(greatest disappointment,里根語)。現在特朗普 還要再次推行,相信會比里根輸得還要慘。

  一、先要明白經濟增長的動力是什麼

  首先,要明白經濟增長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其實經濟增長的動力分兩種,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科學技術進步以後,生產力提高,加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物質生活的提高,生產又進而增加。但是,因為生產的增加是投資帶動的,所以中國增加的生產大部分不是自己消費,供出口,出口賺的錢再進行投資,因此才有中國經濟的高速度增長。

  投資,方向要正確。比如中國前30年為了國防,不得不投資在軍工領域,軍工提高了中國的科技能力,但錢賺不回來,所以那時民眾勒緊褲腰帶,過得很辛苦;後來30多年,中國打開國外市場,出口賺了錢,改進基礎設施,經濟得以高速增長。兩種都是投資帶動,但是投資在什麼地方是有講究的。投資在可以擴張市場的地方,老百姓生活就能改善;投資在剛起步的基礎工業、軍工等領域,民眾生活實際上改善不大,但是國力得到了增強。

  而發達國家情況就不同了,現在的美國、歐洲國家早已不是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初期時的樣子。比如說美國,當年投資修鐵路,帶動經濟高速發展,而投資帶動的時候,因為沒有競爭能力,所以搞保護主義,這一情況持續到二戰前。

  二戰以後,美國經濟發展速度降下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國大量投資科研,用於軍工打仗,但打仗只燒錢不賺錢,不能增加生產。生產增加部分,靠消費拉動,但是西方經濟增速也由此越來越慢,因為消費增長受西方福利負擔牽制。福利包袱越大,社會越平穩,但是發展速度越慢。

  所以大蕭條開始,美國羅斯福總統就改變了政府先前採用的“看不見的手”的政策——若市場繼續主張“看不見的手”,是沒辦法擺脫經濟危機的。因此,羅斯福政府借戰爭的機會大規模投資基礎設施,包括美國的高速公路都是那時候修的。勞保福利制度則是借越戰的機會建起來的。美國同時打越戰和搞社會福利,然後持續出現貿易逆差,美元和黃金在1970年脫鈎了。

  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整個西方國家(包括英美在內)的趨勢都是一樣的,都是增加累進所得稅。從富人那裡掙錢補貼窮人,所以福利是擴大的。在這段時間里,西方社會之所以穩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依靠很高的所得稅來補貼福利。

  而里根搞減稅,主要措施有兩項:第一項,把最高的個人所得稅,從70%降到50%,然後降到38.5%;第二項措施倒是有效的,把稅收的檔次從十五個等級減為四個等級,這受到很多人歡迎。但是他減稅的經濟效果怎麼樣?第二年,美國政府的稅收就下降了6%,經濟立刻陷入衰退。從1980年代以後,美國越減稅,福利越困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