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訪鄧申生:兩岸簽和平協議要等氛圍成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7 00:17:56  


台灣前駐以色列代表、前駐美副代表鄧申生。(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7月17日電(記者 倪鴻祥專訪)台灣外交政策在馬英九任內出現很大改變,從兩岸關係改善延伸到“外交休兵”,對區域情勢產生重大影響。對此,台灣前駐以色列代表、前駐美副代表鄧申生接受中評社專訪時,以36年外交工作經驗認為,馬英九在兩岸關係、外交的成就超過其他方面,尤其對於美中台三角關係的平衡,馬英九拿捏得非常好。

  鄧申生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英文學系,1969年進入台“外交部”工作,派駐美國工作達20年,歷任駐美國副代表、駐紐約辦事處處長、駐奧地利代表、以及駐以色列代表,2005年屆齡(65歲)退休,現任國民黨智庫“國安”組政策委員,與前駐美代表陳錫蕃同為藍營外交政策重要智囊。

  鄧申生指出,大陸在扁政府時代,是希望透過華盛頓,讓台灣地區情勢不致於失控,這個策略後來證明有效。陳水扁執政8年,台美關係從最好的狀況變成最壞的狀況,弄到美國前總統(布什)幾乎要指名道姓開罵,變成另外一種台灣奇蹟,因為世界各國都沒本事搞成這樣子。

  他表示,台灣的情勢,好比一個地震的震央,穩定與否和美中台三角有關。台灣遭美、中任何一個大國對付都是不利,何況同時遭兩大國聯手對付。馬英九希望穩定兩岸情況,進而挽回台美關係,然後才能穩定其他地方的關係。馬英九提出外交休兵是希望從兩岸關係和緩過程中,讓台灣在對外關係上能夠正常發展。

  外界認為,馬英九兼任國民黨主席,意在為“胡馬會”舖路。鄧申生則認為,以馬英九的行事作風,兼黨主席不應該是為了“胡馬會”,而是為了施政上的必需。

  對於馬英九主政下,未來兩岸關係會走到什麼程度?鄧申生認為,其實不必看得太遠,因為還有7年,所以現在應該要先做對台灣有利的事,先把和平協議以外的事情做好,像是兩岸經貿、兩岸學歷認證等事務。同時,政府也要讓人民了解好處在哪裡,等到大家都認同了,和平協議才有可能,如果兩岸沒有這個氛圍,就算簽定和平協議,也只是一紙具文,沒有意義。

  針對台灣有關要求大陸撤除對台飛彈議題,鄧申生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但不是要命的問題,因為就算大陸把飛彈撤到陝西,還是可以射到台灣;而大陸也不可能為了台灣,自毁國防。就像台灣也不可能因為兩岸關係改善,不向美國購買防衛性武器是同樣的道理。總之,兩岸走到和平協議之前,還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像是台灣須向美國交待,包括透過外交、“國防”的自主、對美軍購,藉以確認台灣的自主性。

  至於台灣的外交該如何拓展?鄧申生認為,台灣可多加強文化宣揚。駐外單位大都稱為“經濟文化代表處”或“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沒問題,但過去8年陳水扁政治上的顧慮,文化上就顯得很空白,致使在促進雙邊了解上,出現很大的障礙。例如,台灣如果拿電子產品送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政要,他們根本不在乎,因為少了文化的內涵,倒不如送台北故宮寶物的仿製品、交趾陶、琉璃,甚至一個有充滿歷史故事的杯子。

  鄧申生說,贈送原住民的產品,固然很好,但它只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並非全部,就連美國總統出訪,也不可能老是送印地安的產品。因此,他建議台灣不妨多方展現精緻的中華文化,才能真正表現台灣的內涵。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