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絲路計劃”或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17 01:06:53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記者 孫儀威編譯報道)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最為熱議的話題之一。然而,並不是誰都看好“絲路”發展的前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中國項目高級研究分析員艾琳•陳(Irene Chan)撰文指出,“絲路計劃”雖然非常宏偉,但在具體的操作上會給中國帶來一系列的難題及風險。文章編譯如下:

  在“海上絲綢之路”概念提出18個月後,中國的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們興奮漸息,他們開始意識到制定與實施海上絲綢之路政策是一項堅固卓絕的工作。就海上絲綢之路可能帶來的政治與經濟風險、具體政策的實施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及其“孿生兄弟”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持續性等一系列問題,他們提出了很多尖銳的質疑。

  首先中國的分析人士們在思考絲路外交的可持續性。儘管復興絲綢之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概念,但在接下來的八年任期內他能達成的目標也十分有限。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已經承認,絲綢之路是無法一夜建成的。

  鄰國或進一步圍堵中國

  對於區域中的國家而言,要加入絲路計劃並就合作展開協商可能還要花上至少十年的時間。而後續政策的實施甚至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生效。另外,中國的經濟與社會規劃又是以五年為時間框架的,而且中國現行的經濟政策也是基於“十二五”計劃的戰略指導。

  這就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即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應該基於何種計劃模式?而新的計劃模式又應該如何在未來的“五年計劃”框架下實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